第1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艺术,不是画得像就行。

  曾经有个市面上的老行当,叫做炭精像,现在很多旅游风景区的古街上还能看见,招揽生意的样品以小燕子或者马爸爸居多,就是把炭精粉末,用毛笔或者别的工具,甚至就是手指,抹出来画成人像,这在以前相机没有发明乃至普及的时候,很多人挂在家里的祖先像甚至遗像,都是用这种方式画出来的。

  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就极为瞧不起这种有点西洋画特点的玩意儿。

  所以到现在学院派的艺术家都会无比鄙夷这种手艺人活计,认为没有艺术性。

  这当然有门户之见,但也说明了区别。

  艺术必须得提炼,哪怕是考生这个时候都在灌输这种要提炼重点、最美闪光点的意识。

  万长生不问三七二十一,看见什么画什么的照相扫描式做法,自然会被考生们嗤之以鼻。

  肯定是闭门造车的练了好些年,现在遇到瓶颈,积习难改了吧?

  任你来什么大神,这种根深蒂固的歧途,一旦走进去就很难走出来了。

  历史上,能从手艺人转变成大师的,只有一个。

  六七十岁以前都是炭精画级别的民间艺人,后来却老来俏的齐白石。

  其他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手艺人的命运。

  因为手上的活路一旦形成习惯,特别是这种明显有很多年功底的习惯以后,很难改。

  不由自主的就会画成以前的样子。

  这种走岔道的考生,其实真的挺多,也许就是启蒙老师带错了路,又或者是一直凭着爱好自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