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书申明,西夏始终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分子,上承于唐。从即日起废除党项文字(实则就从未成功流通过),与大明书同文,言同声。

  这是对赵然楼兰讲话的积极回应,表明西夏人与明人同源同种的身份和立场。有了这个立场,就具备了赵然所说的购买自行符箓火炮的制度性基础。

  当然,购买自行符箓火炮只是开头,如果大明同意这项军购,接下来直接出兵支援就成为可能了。而国书的后半部分,就是扫清这方面的障碍。

  国书约定,西夏国主向大明天子称臣,大明天子为兄,西夏国主为弟,从今往后,西夏国主更迭,需经大明天子册封,以亲王为号,代大明天子牧守夏地。从明年正月起,西夏废除贞观年号,改用大明年号,是为隆庆二十九年。

  这一条是对赵然大宛五问的回答,主要回答明军来了以后“为何而战”这个问题。

  国书自承,自唐之后,西夏没有尽到向大明纳贡的责任,从明年起开始恢复,以表西夏百姓对大明的示诚之心。

  这一条回答了明军“为谁而战”。

  国书同时向大明哀告,鉴于魔宗悍然入侵疆土,请大明立刻发兵,救子民于水火,护卫西域。护卫西域就是护卫领土,这是明军的职责。

  这一条回答的是“到何处作战”。

  看完之后,赵然问:“国主同意了?你们朝堂同意了?”

  弘道回答:“国主当然会同意,朝堂也必然会同意,值此国难之际,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必须竭尽所能,需要牺牲的时候,就要准备好牺牲。”

  赵然又问:“吐蕃和北元呢?”

  弘道回答:“只要弘法大真人觉得可行,伽林真活佛会劝必里可汗上书大明天子,尊天子为天可汗,至于吐蕃赞普,我们会劝他接受大明天子册封。”

  赵然对此表示满意,但他的“大宛五问”还有两问没有得到回答,这不是谦虚的时候,该乘人之危就必须乘人之危,未来的基础框架一定要构建好,否则留下后患,将遗祸无穷。

  “明军进驻后,如何指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