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3)
现在,纵使解决了周侍郎,粮草问题还是非常严峻。
因为消耗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他不可能让这些消耗一下子消失。但是,对于降低部分损耗,他还是有心得的。
毕竟,遇见大战,除了将士要浴血奋战,百姓身上更是被不断加税,光凭国库很难支撑起一场大战。
所以,哪怕消耗比例降低的微乎其微,有这么大的基数,那能省下的粮草也是很可观的。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又请教了不少人,谢东池给天授帝上了一份奏章。
奏章上面表示,除了京城调粮草过去,附近的州县若有存量,也可以用来应急。这样,运输路程缩短,总能减少部分消耗。
于是,谢东池提出将战场附近几州的粮仓开放,从中运送一部分粮食过去,战后再给与这些州府大额减税的补偿。同时,提高今年税收中粮食的比例,鼓励百姓直接交粮抵税,尤其战场附近的粮食受到后尽快送去战场。
要知道,农民交税是先把自家的粮食卖了,换成银子,再用银子去交税。而地方州县会把这些散碎银子重新熔铸,然后再上缴国库。之后,国库再用银子采购粮食。
转了几个弯,再被人这捞一点,那贪一点,百姓的负担更大了,最终得利的却只有商人和贪官。
灾年且不必说,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就算运气好,遇到丰收的年份,一但粮商降低收粮的价格,百姓辛苦了一年,还是攒不了钱。而官府在铸银的时候,还有一笔火耗费,同样也会分摊到百姓头上。
若是真的能用粮食抵税,想必百姓都会高兴。
少了中间两个步骤,对百姓来说,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天授帝看了谢东池的奏章,满意地点点头,对着霍皇后感叹道:“章儿的运气真不错,谢东池确实是可造之材,而且对章儿也全心全意。日后章儿有他辅佐,我也能放心。”
很快奏折发还,上面已经批了个准字。
接下来,就是调派官员去战场附近的州府安排此事。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麻烦。毕竟要先调查清楚各州的粮食储备情况,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
↑返回顶部↑
因为消耗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他不可能让这些消耗一下子消失。但是,对于降低部分损耗,他还是有心得的。
毕竟,遇见大战,除了将士要浴血奋战,百姓身上更是被不断加税,光凭国库很难支撑起一场大战。
所以,哪怕消耗比例降低的微乎其微,有这么大的基数,那能省下的粮草也是很可观的。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又请教了不少人,谢东池给天授帝上了一份奏章。
奏章上面表示,除了京城调粮草过去,附近的州县若有存量,也可以用来应急。这样,运输路程缩短,总能减少部分消耗。
于是,谢东池提出将战场附近几州的粮仓开放,从中运送一部分粮食过去,战后再给与这些州府大额减税的补偿。同时,提高今年税收中粮食的比例,鼓励百姓直接交粮抵税,尤其战场附近的粮食受到后尽快送去战场。
要知道,农民交税是先把自家的粮食卖了,换成银子,再用银子去交税。而地方州县会把这些散碎银子重新熔铸,然后再上缴国库。之后,国库再用银子采购粮食。
转了几个弯,再被人这捞一点,那贪一点,百姓的负担更大了,最终得利的却只有商人和贪官。
灾年且不必说,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就算运气好,遇到丰收的年份,一但粮商降低收粮的价格,百姓辛苦了一年,还是攒不了钱。而官府在铸银的时候,还有一笔火耗费,同样也会分摊到百姓头上。
若是真的能用粮食抵税,想必百姓都会高兴。
少了中间两个步骤,对百姓来说,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天授帝看了谢东池的奏章,满意地点点头,对着霍皇后感叹道:“章儿的运气真不错,谢东池确实是可造之材,而且对章儿也全心全意。日后章儿有他辅佐,我也能放心。”
很快奏折发还,上面已经批了个准字。
接下来,就是调派官员去战场附近的州府安排此事。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麻烦。毕竟要先调查清楚各州的粮食储备情况,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