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继之,又张开了他那大口,:“瀑!瀑!瀑!”地朝向天、地、人喷了几口,然后就端起了那碗混浊的神水要虎子的二妗子一饮而下。

  最后安顿说:“你家祖坟有了一点问题。”开开一看果真开出了一个猫头鹰。

  折腾了好几天,最后神说:明年大年三十,在你家的凉房里点上一百盏灯,全家人叩头祷告许愿,乞求神灵保佑,乞求苍天保佑!

  神又说:干姜、红糖熬上喝几顿就好了。

  虎子妈一并去看弟弟,一并去为虎子配骨榇、买干骨。人托人好办事儿,托了好几家,终于打听到西村黄家没了一个女子,年方十八,年纪相符,人也俊俏,虎子妈花了一百大洋,为儿子配上了骨榇,还了一家人的心愿,免去了儿子串房檐一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积德行善,苍天有眼。

  苍天有眼(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总是看着各自的踪影。

  从城市下放到农村的榆生从来就不怎么相信什么是迷信,刚到社队他就被调到了公社**思想宣传队,宣传队巡回在各大队演出宣传**思想,在让他这个城市人就更无所畏惧了。就在他在各地巡回演出的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憨厚。

  不说则短,说起来话长。解放前榆生的外父家在走西口的时候,一路逃荒路经迄今的伊旗一带,本来就生活过的挺艰难困苦的,却偏偏又生下了二女儿。因为是穷在路途,一家人糊口都成了问题,就不得不将自己心爱的女儿送给了人家,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那有不记挂在心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家人影影绰绰只记得那个地方好像是叫个什么渠的,什么湾的地方地名,却只记得那家人家姓――孟。

  榆生的岳父姓康,康家是个大户人家,虽说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却也是敦厚殷实的庄稼人。康家的老婆老汉为人朴实厚道,和人交往诚实有信。虽然心里记挂着多年送人的女儿,却也只是说说而已。就是因为人的诚信老婆老汉人常常对人说;孩子既然给了人家她们也就再也无心去认了,缘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如果再去寻找那就显得不仁不义了。

  话虽这么说。可是老婆老汉的心里还是总记挂在女儿,她们也常常的念叨:二十多年了,要是活着也二十对岁了。这句念叨的话就让二女婿榆生给听到了,你说无心,榆生却记在了心里,把它当成了一回事情。

  榆生常常去伊旗演出,他就想着人吗,不走的路还兴许要走两、三回呢。这次演出碰巧就来到了孟家湾,经过他的一番盘问,他就胸有成竹了,十有八九错不了,姓郑的嫁给姓郝的了――正合适。

  一找就找了准,孟家的童养媳正是二十多年前,一家姓康的人家在逃荒的路上送给人的。二十多年后就在女儿出聘那年,孟家还巴不得媳妇有个娘家成主,权当娘家姐家娘舅给压阵呢。巧就巧在榆生的一席话正巧是四碰了个六。打那以后两家就愈来愈亲热了起来。

  年关刚过,村里闹元宵的人马就组成了团儿,一天天的彩排,扭扭捏捏,红红火火。早把余飞的心搔得痒痒地了,他跃跃欲试,真想欲与天宫试比高。去年冬天他就立下了恒心,立志要学一种乐器,拜师想要学拉二胡,已经捱过一冬,仍然收效甚微。听说是有高人指教,也不知道是灰人引路,硬说是要他在大年三十晚上去听天籁之声,而且必须得在坟地。这个余飞真的就去了,拿着他的二胡在万籁俱寂的夜空里,在那孤魂野鬼出没的坟地里,就他一个人拉动了自己心爱的二胡,响彻了整个夜空。可那夜恍似一张大网,吸纳了所有的声音,但这种凄厉而令人惊怕的声音,俨然是惊动了神鬼,山崖处,树丛中,孤坟塚。到处都发出了凄楚的响声,可谓之鬼哭狼嚎。是谁惊动了天地,动了鬼神,想必就是那个不学无术的余飞,这响声让远在僻静旮旯里听山的李大仙看见了一种预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