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23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要有真凭实据,无论你是谁,只要是良民就可抵达京师敲响皇宫门口的登闻鼓,洪武帝会亲自接待并且亲自审理案件。

  为了防止民众遭到阻拦或是为难,洪武帝在《大诰》中作出规定:凡是地方府、州、县的官吏,如果残害百姓,贪污腐败,当地的老百姓可手持《大诰》直接将人拿下带到京城告状。

  由于此时百姓离开本县需要路引,洪武帝还规定只要手持《大诰》者便可替代路引,沿途官员阻拦者全家处死,官员非但不得阻拦,还要给与其基本的行动保障。

  像是后世鞭子朝那所谓的“民告官如子告父”,二话不说先打一顿,告个御状得过五关斩六将刀山火海钉子床山滚一圈在大明是绝对不存在的。

  就算是明朝□□朽官僚极盛的王朝末期也不曾阻断民众的告状之路,唯一设置处罚项目也就是越级告状而已。

  不过可能是洪武朝的官员在一次次过筛子中总体比较优秀,在这条规定设立至今的六年间,实际上有效的告状并且在调查后官员得到惩治的也就只有个位数,其余多数是诬告或者是因为不了解政策生出误解,对此,洪武帝也表示比较无奈。

  为了避免误解影响官员名声以及正常的工作状态,洪武帝只能三令五申诬告者重罪,同时派遣乡学县学学生定期下乡向村民解说朝廷政策,而这些人同时也是朝廷的眼睛。

  作为大明王朝洪武帝指定的继承人,皇太孙的一举一动也在朱元璋的重点观察范围之内,这倒不是当爷爷的对孙子不信任,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孙子没娘,爹又粗心大意(朱标:??),自然只能爷爷关心了。

  出于对孙子的拳拳爱护之心,洪武帝给孙子安排一堆的暗中保护人员,这群人都是洪武帝的肱骨力量,当年都是跟着洪武帝上山下海的,他们主要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关键时候保护皇孙殿下。

  但是这堆人在跟着太孙殿下出行期间简直闲到发毛。

  不是他们不认真干活,而是……太孙殿下实在是太!能!干!了!

  一路上皇太孙先是准确判断出了一场暴雨让全队停航,其后发现有人严重晕船后,又带着众人戴着斗笠拿着鱼竿体验了一下海钓。

  咳嗯,在今天之前,大家都不知道钓鱼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官船帆大吃水深,虽说是沿着海岸线行驶,实际上已经到了深水区,这里的鱼都比较傻,鱼钩鱼饵下去那真是一条一条又一条,在比拼的快乐中,军汉们从晕船到健步如飞提着鱼互相battle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而太孙殿下全程在一旁笑眯眯观看,中间还及时制止了一个生在内陆的兵士将一种一碰会变大的毒鱼加入鱼获、据说此鱼便是传说中的河豚,但这种海河豚比起江河豚要更毒,万一吃了连喝金汤解毒的机会都不会有,太孙此举简直是拯救了全船人的性命。

  这还不算,如果说以上可以说是兵哥们对于海上这块区域比较陌生的话,到了福建后小太孙简直是猛龙入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