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小食光 第6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倒地的织机还能够转动一会儿, 在转动期间,原本织机上横着的纱锭变成竖直的,奴婢就想着,能不能在反过来推断,试着把纱锭变成竖直的。与其他宫女内侍一起研制了好些日子,发现这个思路竟然当真行得通,而后用想了许多法子,试了十余回,直到如今才算小有所成。”

  张羡龄试着用手一推转轮,纺纱机立刻连带着动起来。她虽然没怎么用过从前的纺纱机, 但也能明显感到,这一台新型织机的速度要远远胜出。

  除了新型纺纱机,还有一台新型织布机。

  “之前娘娘曾经提点过,也许可以用飞梭提高织布的速度。我们便沿着这个思路试了很多回。后来请御用监的内侍帮忙,用金属铸成了两个小滑轮,安在飞梭的两侧。再有就是娘娘说的弹簧,这东西咱们从前未曾听说过,但听娘娘的描述,似乎有点像弓箭弹出箭的感觉,于是蔡太监就去找了兵库司专门造弓箭鸟统的匠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弹簧造出来,安在织布机两侧。飞梭撞上弹簧,立刻弹了回去,织布的速度也大大提升。”

  萧荷花略抱有歉意道:“不过,我们试了很多回,这两种新型的织机与纺纱机,对棉线棉布是最适用的,像蚕丝、葛麻之类的却不大好用。”

  “这样已经很好了。”张羡龄当即给参与新型纺纱机与织机研究组的宫人内侍放了赏钱。

  她做事一向豪爽,直接命人去开坤宁宫的库房,扛了一箱雪白的官银过来,也不管数量面额多少,齐齐码在桌上,叫一个名字,就上来一个研究组的宫人或内侍来领银子。

  春光明媚,照耀在摆满银锭的桌子上,那叫一个流光溢彩。

  这一下,闹得颇为轰动。发赏钱见过,可谁见过这样发赏银的?从前发赏钱,小面额的碎银,例如银瓜子、银豆之类的,都是摆在茶盘里;过年过节几两银子的赏钱,都是私下里发。像今天这样的架势,可从未见过。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极其有冲击力,没两日的时间,紫禁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宫女内侍,没有一个不再懊悔:怎么自己就没加入这个研制新型纺纱机与织机的研究组呢?

  错失一大笔钱啊!

  不过后宫,就连前朝,也有风闻此事的官员上书,劝中宫娘娘要俭以养德、不该这样重赏宫人内侍。

  这样的奏本,朱祐樘一概留中不发,不交与廷议也不批复。

  他是知道笑笑的为人的,如此重赏宫人内侍,一定事出有因。

  夜里,回到坤宁宫,朱祐樘轻描淡写提起了此事:“那些宫人内侍是有何作为,竟有本事令你如此高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