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小食光 第2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谈允贤蹙起眉,犹豫了一会儿,道:“回娘娘,妾身想在女医馆坐诊。”

  一屋子的人都看向谈允贤。

  张羡龄挑了挑眉,追问道:“为何是女医馆?你嫌弃坤宁宫吗?”

  “不是。”谈允贤抬眸道,“妾身多年来都是纸上谈兵,实在不敢拿半桶水的医术在娘娘面前显摆,还需多多积累经验才好。况且,妾身年轻,能在女医馆熬得住。”

  “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张羡龄笑道。她原来也有些担心,谈允贤如今年纪轻轻就进宫做女医,没了在民间行医的经验,到底能不能写得出《女医杂言》。现如今看来,谈允贤心里很有数。

  如此,女医们的分工就定下来了。茹女医专侍坤宁宫,而谈允贤则和另一位年轻女医一起,在女医馆坐诊。

  为了方便,女医馆就设在药房后头。张羡龄拿着小院的堪舆图,细细作了划分。最外头一间是候诊室,往里是女医的诊疗室,出了诊室,就是司药司的药房。

  考虑女医馆建成还有一段时间,张羡龄与司药商议之后,决定在这一对时间内仍准许宫人在司药司拿药,但一定得是药效温和,无功无过的药方才能直接抓药。

  司药司拿药的女史也有不少懂得些医理,寻常的方子都记得,听人说得了风寒,就抓一些紫苏、白芷、麻黄、桔梗之类的药材。

  这倒是和现代药店的售货员有些相似。张羡龄问:“那司药司的女史往日拿药,是凭经验,还是说有类似的药方记录让她们可以对照着拿药。”

  司药说:“多半是经验。”

  张羡龄想了一想,这时候的人做事的确重经验,轻记录,也不能说不好,只是对于医学的推广而言,未免有些不便。

  她沉吟道:“无论是司药女史,还是女医,我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注重用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集结成册。譬如什么病有什么症状,该怎么治,该开什么药,剂量如何,吃多久。”

  “这种医疗手册做好了,以后还能作为教导新女医的教材。”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