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4)
江河多伥鬼,往往呼人姓名,应之者必溺,乃死魂者诱之也。李戴仁尝维舟于枝江县曲浦中,月色皎然,忽见一妪一男子,出水面四顾,失声云:“此有生人。”遽驰水面,若履平地,登岸而去。当阳令苏汭居江陵,尝夜归,月明中,见一美人被发,所著裾裾,殆似水湿。汭戏云:“非江伥耶?”妇人怒曰:“唤我作鬼。”奔而逐之,汭走,遇更巡方止,见妇却返所来之路。(出《北梦言》)
80、生死之间
已经不记得,最初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生与死这个命题。
每个人童年的时候,似乎都会追问一件事:我从哪里来?
然则,很少有小孩子缠着妈妈问:我将到哪里去?
这样关于死亡的追问,已经成为形而上的哲学命题。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当他明白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心理上的震撼,可比里氏8.0级的地震。
死亡,会将自己那么亲近的,同时也无比宠爱自己的亲人带走,并且,永不相见!
这远比狼外婆,白雪公主的后妈,躲在小黑屋里煮各种毒药的巫婆更加可怕。
因为,在死神面前,无论多么深沉绵长的牵系,都会被连根斩断。
想一想,就不寒而栗,甚至,根本就不敢去触及。
经历过世事之后,才会对生与死,看得比较淡然。
那么,死亡究竟是什么,《稽神录》里有段记载,可以代表古人看法之一端。
故事发生在唐代。
河北人郑郊,到京城参加秋闱考进士,原本成竹在胸,放榜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幸落了第。寒窗十载,竟然盼来这么个结局,心中的抑郁可想而知。与其回家面对亲人那失望的眼神,不如出去散散心,所以,离开京城,他也没打算马上回家,而是骑着他那匹瘦马,游荡于河南的陈、蔡之间。
↑返回顶部↑
80、生死之间
已经不记得,最初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生与死这个命题。
每个人童年的时候,似乎都会追问一件事:我从哪里来?
然则,很少有小孩子缠着妈妈问:我将到哪里去?
这样关于死亡的追问,已经成为形而上的哲学命题。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当他明白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心理上的震撼,可比里氏8.0级的地震。
死亡,会将自己那么亲近的,同时也无比宠爱自己的亲人带走,并且,永不相见!
这远比狼外婆,白雪公主的后妈,躲在小黑屋里煮各种毒药的巫婆更加可怕。
因为,在死神面前,无论多么深沉绵长的牵系,都会被连根斩断。
想一想,就不寒而栗,甚至,根本就不敢去触及。
经历过世事之后,才会对生与死,看得比较淡然。
那么,死亡究竟是什么,《稽神录》里有段记载,可以代表古人看法之一端。
故事发生在唐代。
河北人郑郊,到京城参加秋闱考进士,原本成竹在胸,放榜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幸落了第。寒窗十载,竟然盼来这么个结局,心中的抑郁可想而知。与其回家面对亲人那失望的眼神,不如出去散散心,所以,离开京城,他也没打算马上回家,而是骑着他那匹瘦马,游荡于河南的陈、蔡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