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是这样。回想一下田静的证词,她在凶案发生前,正好看到那盲人乞丐要打一个孩子。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她大叫起来。而几乎是立刻的,她身后也有人叫。两个叫声挨得这么近,第二声是因为铁轨旁边的人看见吕良跌下去了,说明那时凶手刚刚得手;那么,前一刻的第一声时,凶手在干什么?”
“正在下手?”我眼睛瞪直。
“是。凶手正把手伸向吕良时,忽然听到田静的叫声,非常尖锐刺耳。他当时正精神紧张,一定吓了一跳,心里一颤,胳膊大概也哆嗦了一下。虽然没有影响结果,但是他很害怕,收回手立刻往发声的方向看。这时,他身边的其他人目睹惨剧,跟着叫起来。田静听见,正往他这边看。他们打了个照面,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大惊吓。”
“你不是说田静没看见……”
“那时的情况就像……”杜公子嘴角微微勾起,抬起手挡住一只眼睛,闭起露在外面的另一只,“就像这样。”
“什么?”
“我可以透过指缝,看到完整的你;你却只能看见我半边脸,和指缝里模糊不清的一些残余。我的手相当于一块有缝隙的隔板。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他一笑,好像在为不得不用到物理学表示歉意,“所以,离隔板近的一方,视野几乎不受影响;而远的那个,想要看到板对面的东西,可就难了。”
他放下手:
“每次看见火车来,接站的人都会拥向铁轨。正因为这样,把人推下去这种方法才安全,不容易被目击。采用这种手法的凶手,也通常是谨慎而多疑的。他的这种个性非常重要,几乎主导了案情后面的发展。”
杜公子停下看着我,似乎在等待回答。我应了句“我会时刻记住的”,他才点头接着说:
“案发时,凶手四周应该聚拢了一圈人。通过那些人的缝隙,他清楚地瞧见站得较远的田静。田静看到的,却只是紧凑的一堆人而已。”
“是这样……”
“他看着田静的眼睛,自以为他们是在对视,而她是一直盯着他的。田静叫的那声‘不要’,他不觉得是巧合,反而会认为:她一定是看见我推他,所以才叫的。做贼心虚,凶手们的通病。从心理上讲,他肯定不敢一直看着她,会躲躲闪闪,隐没在人群中,离开案发地点,一边想着对策。等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时,再找她,已经不见人影。然后就碰到了咱们……” ↑返回顶部↑
“正在下手?”我眼睛瞪直。
“是。凶手正把手伸向吕良时,忽然听到田静的叫声,非常尖锐刺耳。他当时正精神紧张,一定吓了一跳,心里一颤,胳膊大概也哆嗦了一下。虽然没有影响结果,但是他很害怕,收回手立刻往发声的方向看。这时,他身边的其他人目睹惨剧,跟着叫起来。田静听见,正往他这边看。他们打了个照面,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大惊吓。”
“你不是说田静没看见……”
“那时的情况就像……”杜公子嘴角微微勾起,抬起手挡住一只眼睛,闭起露在外面的另一只,“就像这样。”
“什么?”
“我可以透过指缝,看到完整的你;你却只能看见我半边脸,和指缝里模糊不清的一些残余。我的手相当于一块有缝隙的隔板。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他一笑,好像在为不得不用到物理学表示歉意,“所以,离隔板近的一方,视野几乎不受影响;而远的那个,想要看到板对面的东西,可就难了。”
他放下手:
“每次看见火车来,接站的人都会拥向铁轨。正因为这样,把人推下去这种方法才安全,不容易被目击。采用这种手法的凶手,也通常是谨慎而多疑的。他的这种个性非常重要,几乎主导了案情后面的发展。”
杜公子停下看着我,似乎在等待回答。我应了句“我会时刻记住的”,他才点头接着说:
“案发时,凶手四周应该聚拢了一圈人。通过那些人的缝隙,他清楚地瞧见站得较远的田静。田静看到的,却只是紧凑的一堆人而已。”
“是这样……”
“他看着田静的眼睛,自以为他们是在对视,而她是一直盯着他的。田静叫的那声‘不要’,他不觉得是巧合,反而会认为:她一定是看见我推他,所以才叫的。做贼心虚,凶手们的通病。从心理上讲,他肯定不敢一直看着她,会躲躲闪闪,隐没在人群中,离开案发地点,一边想着对策。等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时,再找她,已经不见人影。然后就碰到了咱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