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官员一见皇帝铁了心,一心改革,也都学精了。明面上不反对了,但无论什么事情,都得经他们的手吧。总不能皇帝自己去实施,经他们的手一过,要么把好经给念歪了。

  要么就实行拖字诀,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继续拖下去。也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缠的赵祯心烦意乱。

  就算有看清时局,明白改革对大宋有大益的臣子,只要办事稍微痛快了一些,他们也会暗地里下绊子,想办法让他们无心政事。

  总之,赵祯从游刃有余的一位仁君,被逼的快要疯了。

  他头一次知道,自己眼中的国之重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会不顾整个国家的利益,不顾大宋的未来。

  哪怕他们明明知道,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地可耕,最终会造成流民,而流民越聚越多,就会有暴动,会有民乱。

  他们也只会在灾荒之年,用低廉的价格去收购更多的土地,用以扩充他们自己的私产。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如此,他大宋还是有好官的,如包拯……

  但是,整个文官体系,不,应该说整个既得利益群体,官员、勋贵、宗室,都在反对他的改革。

  官员撤了一批又一批,因大宋官员本就繁多,少了小半官员,朝廷还能运行,但也要留下来的这部分官员配合吧。

  赵祯抑郁了,他本想大胆改革,青史留名,但顾全朝堂,还是将步子往小了迈,一点点来。

  但他哪能想到,以往被他视作肱骨的大臣,却个个像是他这个皇帝做得不对,在寒他们士大夫的心,一个个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个不遵祖制的不孝皇帝了。

  要记得,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优待读书人。宋仁宗赵祯,他本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范。

  赵祯自暗卫得到的最新消息,已经有文官暗地里串联,准备为这天下换一位名主了。

  也有些官员私下里说,皇帝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占据了身体,不然他们宽仁的官家,为何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