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4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立春回到房间,果看到一只藤编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养猪的专业书,还有几本流传甚广的手抄本。两本笔记本,其中一本里画着一幅简笔画,画中一只猫冷淡地看着一条蹦跶的鱼,下面还写着一行字:吃鱼是猫的天性,我一直等你释放天性。做为强迫症轻度患者的顾立春很想纠正他,吃鱼真不是猫的天性。

  第190章 1977

  陈禹一家离开后, 劳改院里彻底空了下来。

  这里很快就被五场的职工利用起来,他们把里面的上下铺搬走,打制了一批简易书柜, 把图书室里的书搬进来, 再在房间里摆上十几张旧桌椅。劳改院摇身一变, 成了小型图书馆,比原来的图书室大了许多。

  如今运动已经结束, 社会风气虽没有彻底扭转,但比以往宽松许多。人们不必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文化方面也相对自由, 但书籍还是很欠缺。

  顾立春把自己看过的、确定用不上的书都放在图书馆里,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你一本我一本地, 慢慢地又凑了一批书籍。

  那些劳改院里的人回去后, 纷纷给顾立春邮寄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当地的特产、布料、衣服、点心, 最多的还是书。光是林教授和关教授就寄了一大箱子。

  顾立春挑拣出一部分留下, 剩下的就放在图书馆里供大家阅览。为了方便管理, 图书馆还设了两名管理员,都是由退休职工担任, 寒暑假可以由学生兼职, 目前是没有工钱的,大家心里过意不去, 会拿些吃的喝的给管理员。

  图书馆很快成为五场有名的地标, 不仅是五场的青年和知青喜欢来看书,其他分场的年轻人也来凑热闹。一到星期天,图书馆就人满为患。

  顾立春星期天就没去图书馆凑热闹, 窝在家里给大家回信。有父母亲的,孟念群的,二堂哥的,孟青扬的,还有全国各地的老熟人的,像林教授、老袁等人的。

  信件太多,他写得手腕酸疼,小满在旁边看了心疼地说道:“大哥,要不我替你回信吧,我能模仿你的笔迹。”

  顾立春爽快答应道:“行,你替我回几封。”

  小满信心满满地坐下来,拿起笔就写,有了小满的帮忙,顾立春的工作量减轻一半。

  回完信,他又给准备了一些特产给他们回寄过去。立夏和立冬主动包揽这项任务,负责打包,跑邮局,顾立春还给了他们每人五毛钱的跑腿费,两人是乐不可支。

  邮寄完东西后,顾立春接到了总场的通知,他需要去外出去学习一个月,往年这个差事都是邓场的,现在轮到他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