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今天的菜其实格外简单,两菜一羹,小夫妻吃吃刚刚好。虽然杨海燕可以吃更好的,但是饮食不是讲究菜好,营养就好,而是荤素搭配的好。再说,秦放一个月的月例就一两银子,如果他们吃的太好,超过秦放的经济能力,会让男人觉得自己没用。
但是,秦放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子,没念过书,靠自己的努力从小士兵拼到了百夫长,挣到了每个月一两银子的月例,谁能说他没用?
今天的两菜一汤是,韭菜炒萝卜丝、猪油渣豆腐羹、红烧猪蹄,除了猪蹄贵,其他都不贵,一顿大概20文左右。
不过,一顿20文,对月例只有一两的秦放来说,也是奢侈的。
秦放坐下之后,先喝了一口豆腐羹,又吃了萝卜丝,并没有碰猪蹄,同时还对杨海燕说:“你那么瘦,吃点肉补补身体。”
杨海燕放下筷子,用公筷夹了猪蹄,放到秦放的碗里:“有六块猪蹄呢,我们一人三块。你也要补补,你如果身体差了,我又能依靠谁呢?”
秦放一听,觉得有道理:“好,听你的。”不过,她做的菜,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都好吃。
杨海燕:“回头等你空,后院垦几块地出来,咱们自己种白菜萝卜吃。”
秦放:“我下午就弄。”
杨海燕:“也不用这么急,下午你帮我打个灶头,我有用处,你会打灶头吗?”
秦放:“会,服役前在家里的时候,跟我阿爸一起做过……你我成亲的事情,我家里还不知道,我给家里写封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杨海燕:“好,那我去准备点东西,到时候和信一起捎去。”有专门送信的驿站,所以可以带别的东西过去。驿站是朝廷的,送信的信卒不敢贪污东西。
秦放一听,心里感动:“好。”想了一下,他又道,“我家里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我是老大,16岁出来服役,我出来的时候大妹14岁了,大弟才10岁,二弟才7岁,小妹4岁。刚开始的时候,服役是没有月例的,军营只管吃的。
去年年初我升了百夫长,才有了一两银子、30斤粮食的月例。从拿到第一笔月例开始,我就把月例分了三份,一份自己存着,一份每年捎信回去的时候,打给我家里,还有一份用作日常开销的……”说到这里,他有些脸红,“我平时吃的比较多,一个月的粮食不够吃,所以日常开销都用在这里了。”就怕她觉得自己是饭桶。所以,他还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她的神情。
却不料她说:“难怪你长得高高大大的,我就喜欢这样高高大大的人。”
↑返回顶部↑
但是,秦放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子,没念过书,靠自己的努力从小士兵拼到了百夫长,挣到了每个月一两银子的月例,谁能说他没用?
今天的两菜一汤是,韭菜炒萝卜丝、猪油渣豆腐羹、红烧猪蹄,除了猪蹄贵,其他都不贵,一顿大概20文左右。
不过,一顿20文,对月例只有一两的秦放来说,也是奢侈的。
秦放坐下之后,先喝了一口豆腐羹,又吃了萝卜丝,并没有碰猪蹄,同时还对杨海燕说:“你那么瘦,吃点肉补补身体。”
杨海燕放下筷子,用公筷夹了猪蹄,放到秦放的碗里:“有六块猪蹄呢,我们一人三块。你也要补补,你如果身体差了,我又能依靠谁呢?”
秦放一听,觉得有道理:“好,听你的。”不过,她做的菜,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都好吃。
杨海燕:“回头等你空,后院垦几块地出来,咱们自己种白菜萝卜吃。”
秦放:“我下午就弄。”
杨海燕:“也不用这么急,下午你帮我打个灶头,我有用处,你会打灶头吗?”
秦放:“会,服役前在家里的时候,跟我阿爸一起做过……你我成亲的事情,我家里还不知道,我给家里写封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杨海燕:“好,那我去准备点东西,到时候和信一起捎去。”有专门送信的驿站,所以可以带别的东西过去。驿站是朝廷的,送信的信卒不敢贪污东西。
秦放一听,心里感动:“好。”想了一下,他又道,“我家里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我是老大,16岁出来服役,我出来的时候大妹14岁了,大弟才10岁,二弟才7岁,小妹4岁。刚开始的时候,服役是没有月例的,军营只管吃的。
去年年初我升了百夫长,才有了一两银子、30斤粮食的月例。从拿到第一笔月例开始,我就把月例分了三份,一份自己存着,一份每年捎信回去的时候,打给我家里,还有一份用作日常开销的……”说到这里,他有些脸红,“我平时吃的比较多,一个月的粮食不够吃,所以日常开销都用在这里了。”就怕她觉得自己是饭桶。所以,他还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她的神情。
却不料她说:“难怪你长得高高大大的,我就喜欢这样高高大大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