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45节(3 / 7)
而这十二律,就是用十二根长短不同的律管来表示,这十二根律管可以吹出十二个不同的音高。
这第一律就称作“黄钟”,律管九寸长。
在汉代的尺度中,以黄钟律管的九寸长度,作为法定律尺。
熊嘉正解释道,以黄钟律管为准,可以建立统一的音律体系,因为黄钟之律奠定了五声的基础。
正是这种以黄钟律管为基准器而建立起来的科学、完整、严密的音律体系,使华夏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乐器,至今都能演奏出古今中外的优美曲调甚至是交响乐曲。
黄钟律管不仅是乐器音律的调音器,而且还是重要的量器。
汉代的量器分为龠(【yuè】)、合、升、斗、斛。
《汉书·律历志》说,汉代的量器“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ju】)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gài】)。”又说,“龠者,黄钟律之实也”。
这意思是说,用黄钟律管的管腔作为当时最小的量器单位——龠,选用北方黑色谷子,用1200粒可以装满一律管,或者用井水装满一律管,其容量就是一龠。
《汉书·律历志》又说,“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据测算,汉代的一龠为现代的10毫升,一合为20毫升,一升为200毫升,一斗为2000毫升,一斛为20000毫升。
在农耕社会中,量器非常重要,关系到国计民生。
实际上,在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形形色色的各种量器。
比如主椁室内的一件子母量器,一大一小套在一起,学名应该叫作“漆椭量”,与汉代朝廷颁发的标准量器并无二致。
再比如另外一件出土文物“昌邑籍田鼎”,其实它也是一件标准的量器。这件量器器身上的铭文为“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四十八斤,第二”。
↑返回顶部↑
这第一律就称作“黄钟”,律管九寸长。
在汉代的尺度中,以黄钟律管的九寸长度,作为法定律尺。
熊嘉正解释道,以黄钟律管为准,可以建立统一的音律体系,因为黄钟之律奠定了五声的基础。
正是这种以黄钟律管为基准器而建立起来的科学、完整、严密的音律体系,使华夏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乐器,至今都能演奏出古今中外的优美曲调甚至是交响乐曲。
黄钟律管不仅是乐器音律的调音器,而且还是重要的量器。
汉代的量器分为龠(【yuè】)、合、升、斗、斛。
《汉书·律历志》说,汉代的量器“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ju】)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gài】)。”又说,“龠者,黄钟律之实也”。
这意思是说,用黄钟律管的管腔作为当时最小的量器单位——龠,选用北方黑色谷子,用1200粒可以装满一律管,或者用井水装满一律管,其容量就是一龠。
《汉书·律历志》又说,“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据测算,汉代的一龠为现代的10毫升,一合为20毫升,一升为200毫升,一斗为2000毫升,一斛为20000毫升。
在农耕社会中,量器非常重要,关系到国计民生。
实际上,在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形形色色的各种量器。
比如主椁室内的一件子母量器,一大一小套在一起,学名应该叫作“漆椭量”,与汉代朝廷颁发的标准量器并无二致。
再比如另外一件出土文物“昌邑籍田鼎”,其实它也是一件标准的量器。这件量器器身上的铭文为“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四十八斤,第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