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1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小儿子即将出发前往江城读大学时,邱景轩将他叫到了身边,将邱家大院的事说给了他听,他告诉儿子:“你太爷爷留了一件传家宝,就埋在崇州城邱家大院后院祠堂旁,等你有能力了,记得一定要将那件传家宝挖出来,一代代传下去。”

  邱兴耀一脸认真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邱兴耀从江城大学毕业之后,又考上了魔都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魔都的一家单位工作。

  而这段时间里,他的奶奶和父亲也都相继去世了,他的大哥因为没有考上大学,依然留在了江城的老家。

  1996年,三十多岁的邱兴耀第一次来到了父亲的老家,但那里已经没有了邱家大院,邱兴耀问了很多老人,才知道,当年的邱家大院,已经被小鬼子一把火烧了,解放后,又在原地建了一个茶叶铺子。

  又过了二十多年,炒股发了财的邱兴耀,带着巨款再次来到了崇州城,将那间茶叶铺子给买了下来,然后以建餐馆的名义,开始四处开挖。

  最终,让他在一个墙角处,挖出了一个漆面斑驳不堪的箱子来,这箱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已经有一面破碎不堪了。

  邱兴耀颤抖着双手将这箱子从坑洞里抱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件已经残破不堪的釉里红瓷器,在其中一块带着落款的瓷片上面,清清楚楚地标着“大清康熙年制”的字样。

  第784章 公司集体旅游

  一件文物从古代流传至今,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

  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年代里,更有无数珍贵的古董、文物,被毁于一旦。

  邱兴耀老先生的这一件传家之宝清康熙年制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水盂,尽管已经被震裂了,但它还是幸运的,毕竟它还能够被修复,还能够重现往日的光华。

  实际上,在十四年的抗战期间,有无数的古董文物被迫“流落他乡”,有无数的古董文物在炮声和战火中,灰飞烟灭,哪怕是技术再精湛的文物修复师,也无法将它复原。

  更有甚者,为了保护这些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粹,有无数人为之命丧当场,也有无数个家庭为之支离破碎。

  这不是一个人的哀嚎,这是一个民族的悲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