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401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向南心里想的这个老师,是江易鸿,到了年底,江易鸿也很忙碌,三天两头就要开会,上次向南公司搬家,师徒俩也只是在酒席上小聊了几句,想多说几句话都不行,客人太多了。

  “去看看老师,顺便,到青铜器修复中心拜访一下张春君老师。”

  张春君老师是青铜器修复领域里的权威人物,那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就是他耗时十五年完成修复的。

  向南如今所掌握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实际上也是通过“时光回溯之眼”,从张春君老师那儿“偷师”来的。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这么亲近的关系,离得也不远,向南有机会当然要亲自向张春君好好讨教一番。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传承于“古铜张派”,与京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同源,在华夏全国范围内,它的整体修复技术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明清及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分四大流派:京城、姑苏、鸢都和长安。

  “古铜张派”便属于京城流派。

  当时清廷造办处汇集了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中又以八个巧匠技术最高,被称为“八大怪”。“八大怪”之一的于老先生古铜器修复技艺超群,在为清皇室服务了几十年,退休后方才走出宫门。

  本着天下手艺人都有的“手艺坚决不能失传”的情怀,于老先生用毕生攒下的积蓄,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开了个古铜器修复的作坊,并开始收徒授业,以给宫中和琉璃厂的古玩商修复青铜器为生。

  于老先生共收了七个徒弟,最小也是最得意的一个姓张名泰恩,人称“张七”。

  张七13岁时进京拜于老为师,于老先生百年之后,张七便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将余老先生的作坊正式改为“万隆和古铜局”,主要为古玩商们修复青铜器。

  因为张七颇得先师真传,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味,所以万隆和一直生意兴隆。后来张泰恩扩大规模,将店铺搬到东晓市,人送外号“古铜张”。

  张七先后收了十一位徒弟,其中又以王德山跟张文普手艺最精、授徒最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