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1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焙烧而成,其特点是以釉上彩的装饰方法。

  何谓五彩瓷?

  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

  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饮流斋说瓷》认为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

  蓝彩呈紫灰色,彩层特别厚,彩的四周有一层光晕。

  该种现象是别的蓝彩和或其他色调的彩色中所没有的,因此,在古瓷鉴定上常常作为康熙五彩的特征。

  而向南手中的这件五彩九龙纹小瓶,单单从瓷器残片上看去,就能看出其色泽鲜艳,瑰丽多彩,龙身躯体肥壮,五爪刚劲,陪衬有云纹、宝珠火焰等纹饰,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

  “这应该是一件清代雍正年间早期的五彩瓷器。”

  向南认真地拿过一块块瓷器残片,看了一番,在心里面下了定论。

  尽管《陶雅》中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但瓷器特征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传承中慢慢改变,最终形成统治者所喜好的风格。

  “向先生……”

  看到向南在认真观察这些瓷器残片,一开始田间不敢有所打扰,此刻看到他脸上的神情似有些放松,便立刻小声开口道,

  “这是詹姆斯先生提供的华夏文物,他准备用这个来抵修复费用,您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