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3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局,各位老专家,我这就打开了?”

  博物馆副馆长杨志宁看了看朱峰和江易鸿等人一眼,笑着问道。

  “嗯,打开吧。”

  众人都是点头,这盒子有什么好看的,大家不远千里赶来,不就是为了看装在盒子里面的物件?

  盒子一打开,除了早就看过这件文物的博物馆众人以及江易鸿外,其他人都是嘶声一片——

  这里面装的,是一只残破的曜变天目盏!

  第302章 好事得落在向南头上

  “曜变天目”碗,据史料记载,在倭国镰仓时代(十二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到华夏之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倭国僧侣们,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由此得名。

  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偏差,极有可能烧制失败,而且烧制的作品由于温度的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也千变万化,每件都堪称为“孤品”。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曜变天目又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

  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宋代曜变天目茶碗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有圆形斑点,二是斑点周围闪耀着蓝色光彩,无比奇特。

  实际上,曜变天目在华夏早已失传,全世界仅有三件半宋代曜变天目存世:半只出土于华夏杭城,三只传世品,全部收藏于倭国,均被列为倭国国宝。

  朱峰、毛志飞、鲍海、谢家松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面前的这件残破曜变天目盏,忍不住呼吸急促,脸色微微发红。

  这件残破的曜变天目盏,完整程度不如杭城出土的那半个茶盏,已经碎裂成了七八块,最大一块有成年人的掌心大小,小一点的,就只有硬币那么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