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35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代是华夏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期间,较好地吸收了前几个朝代领先精深的技艺。

  康熙期间,逐渐将瓷都景市的御窑厂康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其特点是,浑厚古拙、紧皮亮釉。

  康熙御窑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普遍古拙,胎体比较厚重,同样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时期的器物要重些。

  较大型作品采用分段成型整体组合的技法,修胎工艺精细,交接处不留痕迹。

  康熙时期,御窑瓷器形成了严谨精工的宫廷工艺风格,并呈现出精细华美的皇家风范,即具有朝气蓬勃的神采和朴茂华滋的气韵。

  而到了雍正时期,其御窑瓷器无论在仿古还是创新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确立了清代御窑瓷器的制作方向,即独特的皇家格调,纯粹的皇家风范。

  乾隆御窑瓷器,则说秉承康熙、雍正御窑的风范,继续发扬光大,把皇家工艺美术发挥到了极致。

  奇巧的造型,华丽的釉彩,以及丰富而多层次的装饰风格,这种层次感是形成乾隆御窑风格的关键因素。

  不说别的,在艺术品市场上各个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还是清代瓷器,而且还屡创高价。

  之前向南还没有开始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在京城的修复《千里江山图》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没有特意去参观过故宫博物院的陶瓷展厅。

  因此,到目前为止,他都还没见到过这“十大珍宝瓷”。

  也不知道这次专程过去,能不能看得到其中的一两件?

  要知道,博物馆里的文物,并不是固定陈列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更换一批。

  这其中,除了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和文物爱好者,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国宝文物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展出的文物,都要送回到文保中心去进行保养维护。

  只有定期对这些文物进行精心地保养,它们的艺术生命才能够更加长久,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优雅与美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