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6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向南一边跟老朱说笑着,一边朝外面走去。

  出了门,老朱就骑着电动车急匆匆地回家做饭去了,向南就随便找了一家看起来还挺干净的小饭馆,随便点了两个菜,填饱了肚子之后,就回到了博物馆里。

  全色之后,就是接笔了。

  接笔,首先要揣摩古书画作者所用毛笔及其笔法。

  接笔使用的毛笔应软硬兼毫、大小精细具备。

  宋代书画家米芾曾说:“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哺物。”

  这说明毛笔的优劣,于接笔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次,是揣摩作者的墨法。

  明代时,朱耷喜欢用淡墨,徐渭擅长在墨中加入胶水,故其水晕墨章别有情趣。

  清代初期之时,程邃晚年爱用极干墨,蒋廷锡有时候会在墨中加入赭石水,而黄宾虹则喜欢用宿墨。

  对于接笔的修复师来说,这一点不能不事先去了解清楚。

  接笔的关键是掌握笔墨的准确性。

  不仅笔法逼真,风格雷同,其墨色也要与原作相同或相似。

  作为接笔者,决不能草率涂抹,按自己的手法随意处置,标新立异,破坏原件风格的统一。

  这些繁琐而又复杂的要求,都是针对一般接笔者而言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