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6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殊不知,此刻的乾隆皇帝早已对沈德潜的和诗能力大为赞赏,并认为让沈德潜屈居翰林院,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而实际上,乾隆皇帝心里面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将沈德潜调到身边,做他写诗的众多“枪手”之一了!

  乾隆八年,沈德潜升为左中允,不久又升任侍读、左庶子,之后又升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日讲起居注官是干嘛的?

  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言行录的呀!

  这下子,给皇帝做“枪手”就更方便了。

  短短不到一年工夫,沈德潜就从一个“副处级”干部变成一个“副市级”干部!

  其升迁速度之快,简直就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就停不下来!

  第40章 以诗始,以诗终

  沈德潜升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之后,除了隔三差五地给翰林院庶吉士们讲学一场之外,便是偶尔为乾隆皇帝和和诗,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

  有了空余时间,沈德潜便开始思考一件事。

  他早年曾师从叶燮学诗,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

  在诗学一道上,沈德潜很有造诣,为康乾以来拟古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

  但想要将“诗教”这种诗词创作的思想传扬出去,光靠一首首的诗作是不行,必须著书立说,形成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

  如今,他官居从四品,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功成名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