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250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统朝携两道财富退入鸳鸯泺,在鸳鸯泺和滦河间的巨大区域内游击,这可是大麻烦。

  这是战略级的巨大失误,必须由帅臣来承担责任,即便司徒功劳巨大,但是也掩饰不了这次过失。

  因此御史台根据事实,发起对司徒的正式弹劾。

  这个弹劾的时机也很巧妙,张商英抓住前方战事再起,不可能临阵易帅的时机弹劾苏油,有他自己的考虑。

  既完成了台谏的分内职责,捞取名声,又不至于影响前方的战争,你好我好大家好。

  果然,兵部尚书黄裳就首先指出这个问题,司徒坐镇雄州,调运全局,两月之间打下的国土,是前蜀、南唐的总和。

  前方帅臣的方略,后方不宜过多干涉。如今战事方炽,更不可临阵易帅。

  虽然司徒上章将过失都揽在自己身上,但是战争就是这样,存在很多的偶然。

  就算孙吴再世,诸葛重生,也不能避免敌人察觉己方意图,制定应对策略。

  台谏的弹劾,明显过于苛刻了。

  右相苏元贞指出,司徒持重之议,是在西军逼近大同,怨军全军反正的时侯发出的。

  当时二种已经进军近千里,二折虽然进军七百里,但是朔应沿途,都是天堑。

  怨军先叛萧奉先,再叛耶律淳,其性反复,不善加处置,折可大滦河后路难得安稳。

  关于后路的安全,本就是每个帅臣应该关注的问题。司徒当时做出缓进的决策,本身是没有毛病的。

  敌军调整部署,也是他们应对攻势的必然之举,现在大家当然可以用“失机”之罪弹劾司徒,但是当时谁能未卜先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