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96节(2 / 7)
等到军士们都吃上了,才轮到刘云、朴山、折可大、王寀、刘奉世和苏油。
刘奉世其实非常不习惯坐在石阶上吃饭,苏油却不以为意,还跟他讲起眉山的一道美味——翘脚牛肉里边翘脚两个字的由来。
食客们就是坐在眉山码头石阶上吃牛杂汤,从码头上来的人,能看见的就是大家翘着腿的鞋底。
这玩意儿就是适合大粗碗糙吃法,最好再来一瓣生蒜和一截大葱就着,吃完再来一碗羊血汤,连涮碗带消食,那才叫一个美。
刘奉世注意到今天的刀削面特别的鲜:“这花塔子铺的羊肉,怎么如此的鲜美?”
朴山已经吃得性发了,呼噜噜往嘴里拨拉面片,嘟囔道:“平时也不是这味道,想必是司徒和学士来了,羊儿们也变乖了!”
刘奉世不禁哭笑不得:“你这恭维实在是粗陋无比,世间断没此道理。”
苏油说道:“其实这里边添加了一种调料,叫味素,最早是从海藻里提取出来的,后来发现通过粮食发酵也能够得到,至于粮食发酵所得的和海藻中提取说得的,到底是不是同一种味素,天师府和京师大学堂还在研究。”
“其实平日里我们喝的骨头汤、蘑菇,还有东胜州的番茄里边,都有这样的东西,不过浓度没有这么高罢了。”
“最早我是用鸡茸,烤蘑菇干粉的,现在方便了……”
刘奉世不禁有些艳羡:“谁要是掌握这门产业,那得……”
说完才反应过来,从司徒兜里掏出来的东西,看来得是苏家的产业了。
不过想想也是服气,这东西要不是司徒这大宋第一饕餮弄出来的,换做旁人也没人信啊……
苏油笑道:“南海气温高,适合发酵,那边是产地。现在已经流行到江浙杭扬一带,汴京也才开始有,不过不普遍。”
“我家漏勺不太喜欢这个,这小子在广州把嘴养刁了。”
↑返回顶部↑
刘奉世其实非常不习惯坐在石阶上吃饭,苏油却不以为意,还跟他讲起眉山的一道美味——翘脚牛肉里边翘脚两个字的由来。
食客们就是坐在眉山码头石阶上吃牛杂汤,从码头上来的人,能看见的就是大家翘着腿的鞋底。
这玩意儿就是适合大粗碗糙吃法,最好再来一瓣生蒜和一截大葱就着,吃完再来一碗羊血汤,连涮碗带消食,那才叫一个美。
刘奉世注意到今天的刀削面特别的鲜:“这花塔子铺的羊肉,怎么如此的鲜美?”
朴山已经吃得性发了,呼噜噜往嘴里拨拉面片,嘟囔道:“平时也不是这味道,想必是司徒和学士来了,羊儿们也变乖了!”
刘奉世不禁哭笑不得:“你这恭维实在是粗陋无比,世间断没此道理。”
苏油说道:“其实这里边添加了一种调料,叫味素,最早是从海藻里提取出来的,后来发现通过粮食发酵也能够得到,至于粮食发酵所得的和海藻中提取说得的,到底是不是同一种味素,天师府和京师大学堂还在研究。”
“其实平日里我们喝的骨头汤、蘑菇,还有东胜州的番茄里边,都有这样的东西,不过浓度没有这么高罢了。”
“最早我是用鸡茸,烤蘑菇干粉的,现在方便了……”
刘奉世不禁有些艳羡:“谁要是掌握这门产业,那得……”
说完才反应过来,从司徒兜里掏出来的东西,看来得是苏家的产业了。
不过想想也是服气,这东西要不是司徒这大宋第一饕餮弄出来的,换做旁人也没人信啊……
苏油笑道:“南海气温高,适合发酵,那边是产地。现在已经流行到江浙杭扬一带,汴京也才开始有,不过不普遍。”
“我家漏勺不太喜欢这个,这小子在广州把嘴养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