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9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果从太宗开始,大宋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是以失败收尾,武人交出了一次次烂得不能再烂的答卷。

  待到局面变成转攻为守,外敌开始进攻宋朝本土的时候,守土有责的文官们,才登上战争的舞台。

  其实还是烂,不过相对于武将的成绩,大宋文官们仗着防守的相对优势,勉强交出了比武将们好那么一些的答卷。

  从那个时候起,文官们才渐渐成为了军事上的主角。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仁宗后期,枢密使基本上全都成了文官。

  这是一种不正常,但是这样的不正常,其成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要还是客观的,由形势演变渐渐形成的。

  要是一句以文制武就能够说得清道得透,那除非古人真的全是傻子。

  就算是被时时拿出来作为模板的狄青,论功绩,与王韶、章楶,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王韶以开熙河岷洮之功,不过枢密副使;章楶更是差点搞死西夏,前后灭敌十几万未尝败绩,也不过枢密直学士,到老才得个同知枢密院事退休。

  因此仁宗对于狄青的那个任命,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文官对武人的忌惮,因为文官们对同为文官的王韶和章楶,忌惮得还要更深。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为惧

  仁宗任命狄青,其实是想加强君权,但是在操作上,的确有些过于操切了。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空,武人从神宗朝开始战绩爆表,在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同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高。

  说到底,还是业绩对应待遇。

  朝廷现在的三个军事机构,基本已经是武人,或者是考中过进士,名列左班,但是一辈子都在带兵打仗,部署操持军事战略的“假”文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