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8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这项决议以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

  集团内部通过之后,余思雅先给田主任写了信,然后让楚玉涛去准备好钱。

  目前向国外采购机器,要先将这笔钱兑换成外汇,然后才能交易。这时候人民币还比较坚挺,一美元能兑换1.49元人民币,这样核算下来,五百万元要兑换三百多万的美元外汇。

  对于1979年我国负十几亿的外汇储备来说,几百万美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所以审批兑换的程序都非常麻烦,要层层审批。余思雅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施立平和林红旗。

  一月份,他们俩都在整理资料,写申请材料,跑相关的部门,特别费时费力。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省城领导的口中,高市长还特意将余思雅叫去问话。

  “小余同志,听说你们集团在大量兑换外汇,是准备购买新的机器吗?”简单的寒暄过后,高市长直接问道。

  余思雅笑着说道:“高市长也听说了这个事啊,没错,我们准备进口一批机器,所以要先兑换外汇,目前还在审批中。”

  高市长又问了问机器的相关情况,最后感叹道:“这可真贵啊,一台机器抵得上咱们有些县大半年的财政收入了。”

  “可不是,没办法,谁让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呢。”余思雅无奈地说。

  高市长叹了口气:“是啊。”

  提起这点,高市长的情绪也有些低,落后就要挨打,一百年前华夏民族就懂得了这个道理。虽然经过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反抗,华夏民族站了起来,可在经济技术领域,我们还要挨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学费要交。这是发展必经的阵痛和代价。

  余思雅点点头:“但我相信咱们终究会追上去,超过他们。高市长,我们准备采购四套火腿肠生产线,都用在新厂上。如果省城能够保证供应猪肉给我们,我们厂子就可以在省城设厂。”

  听到这话,高市长的惆怅一扫而空,精神奕奕地看着余思雅:“小余同志,你们又准备建厂了?”

  余思雅笑道:“是啊,高市长,这次采购火腿肠生产线,就是为新厂子做准备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