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梅书记点头:“我明白,可岳康县虽然临近省城,也是跟咱们一样的穷县,没什么工业生产基础,一年的财政收入就那么点钱,让他们出钱修路真是太难了。这次也就省城牵头了,不然他们肯定是一分钱都不想出的。”

  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远见的。而且修这条路对辰山县的好处远远大于岳康县,他们不热衷也就很正常了。

  说来说去,还是太穷了。

  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梅书记,剩下的二三十万元缺口,我们清河鸭可以出。但我有个要求。”

  梅书记诧异地看着她:“小余同志,你们已经出了三十万元钱了,你没必要再出这个头。”

  余思雅笑道:“梅书记,你先听我的要求,我们不吃亏的。我要求这条公路命名为‘清河公路’,沿途每隔三公里做一个指示牌,牌子上都要用大字标明‘清河公路’这四个字,并且在下方注明‘清河鸭集团’由此去,再用一个黑色的箭头标明到我们集团的方向。”

  光说,她还嫌不够,掏出本子和笔,边解释,边画图,不一会儿就将指示牌的雏形画了出来,推到梅书记面前:“你请过目。”

  除了以上所说的,余思雅还在指示牌的下方添加了清河鸭的标志图案。

  梅书记拿着本子看了又看:“就这个?”

  这就值几十万元吗?

  余思雅肯定地点头:“对,就这个,只要他们同意,我们清河鸭就出这个钱。”

  路是用他们集团前两个字命名,每隔三公里一个指示牌,这条路上就有好几十个指示牌矗立在路上,风雨无阻,一放几十年。短期来看,投入当然高,不划算,可长远来看,他们清河鸭绝对不亏。

  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几十年不变的广告。而且用厂名命名一条公路,还有比他们清河鸭更有牌面的吗?

  以后上省电视台打个广告,几个月就得几十万,这么一对比,还是公路户外广告更划算。而且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以后肯定会有很多外地货商到清河鸭采购商品,在没有导航,地图也不完善的年代,这条路就是最好的向导。

  梅书记还没见识过户外广告的威力,有些为余思雅不值:“你啊,真是便宜他们岳康县了。不用说了,少掏这么多钱修一条宽阔的公路,他们肯定乐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