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因为距离原因,短期内他们没办法迅速扩张到c省抢夺清河饲料的市场。但在附近省市跑马圈地,迅速占领这块空白的市场是肯定的,谁扩张得越快,谁占领的市场越多,就越是能够在后续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清河饲料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打通了两省的国营养猪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劣势就是生产效率太低下了,生产力跟不上需求,只能靠增加职工去堆,效益太低,挣的钱少就没法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所以余思雅一直在等田主任的消息。

  只是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实在是太慢了,直到12月底,余思雅才收到了田主任的来信,随着信件一起送达的还有一个小包裹。

  余思雅先拆开了信,信里田主任告诉她,已经物色好了两款生产线。日本的技术比我们发达,他们已经有了全套的火腿肠生产线,而且火腿肠在日本也很普及了。

  不过饲料的生产线要相对少一些,因为日本是岛国,地少人多,本土畜牧业发展的前景有限,相较之下,还是渔业更发达。

  简单说明了情况后,田主任例举了几款他看好的机器,一一说明了这些机器的情况,价格等等,然后还告诉余思雅,包裹里寄来了机器的相关照片。

  余思雅又去打开包裹,在里面果然找到了十几张彩色照片,全是各种生产线的照片,为了区分,田主任还在每张照片的背后作了标记,免得余思雅搞混了。

  余思雅不懂机器,不过田主任将这些机器的优缺点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余思雅重新打开信,对比照片,一个一个地仔细查看,最后初步选定了两款机器。

  再去看价格,余思雅被这数字吓了一跳,这些机器都要四五十万一套。

  四五十万元是什么概念?北京的四合院都只要两三万一套。宜市建的一千亩大厂,只是工厂建设费也就五十来万元。而现在一套机器就要这么贵。

  余思雅早知道机器不便宜,但没想到价格还是有些超出她的预期。但没有办法,谁让别人掌握了技术呢。

  目前在工资普遍低下的年代,稍微带点技术的产品价格都远远超过农林产品。人均工资几十元,一台电视机都要几百上千块,装部电话要几千,国外进口的小汽车更是几万、十几万一台。

  这么一对比,全套的生产线加上税,四五十万也说得过去了。

  余思雅放下了信,回学校上课,下课后,她直接找到了楚玉涛:“你周末去算一下,咱们账目上能够拿得出多少钱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