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87节(4 / 7)
唐局长有些诧异,挑了挑眉:“哦,什么事,你说。”
余思雅放下了杯子:“唐局长,咱们跟你们铁路局和宜市铁路局合作已经初步出了一些成效,证明咱们这条路行得通。所以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将咱们跟你们两个铁路局的经验推广到全省其他铁路局,这样也能帮助其他兄弟单位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唐局长,你说是不是?”
唐局长有点意外,犹豫了一些,滑不溜秋地说:“余总这想法挺好的,不过我们跟其他铁路局是兄弟单位,我也做不了他们的主啊。”
余思雅点头:“我知道,唐局长放心,我让你帮的忙对你们铁路局来说不难。到年底了,你们总要把这一年的成绩向上面汇报吧,唐局长,我有个请求,能不能将在火车上兜售我们清河鸭产品这个事单独例出来,我想这也是省城铁路局今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但创造了几百个岗位,帮助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吸纳了一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帮政府减轻了负担,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此亮眼的成绩单独汇报也不为过吧!”
唐局长听到这里明白了,余思雅这次不准备走基层路线,而是打算从上层打通这个关节。这无疑是个省时省力的决定,要挨个说服其他10个铁路局就得一个一个地去拜访,每个地方铁路局的行事风格都不同,但要是打通了c省铁路局,那这个事就简单了,只要上面一纸文书下来,下面的铁路局都会照着办。
不过省级单位的大门可不像他们这种地方部门那么好进。唐局长低咳了一声,问道:“余总还有其他安排吗?”
余思雅笑着说:“唐局长,实不相瞒,前两天我找了高市长,拜托他替我引荐一下吴书记,他说安排好了通知我。为了确保这个事情的万无一失,所以我想请唐局长帮我这个忙,这件事对省城铁路局也没有坏处,只有好处。如果我后面说服了吴书记,省城铁路局肯定会做为标杆,示范单位,让其他铁路局来学习。我知道,唐局长不是在乎名利的人,但大家都是铁路人,都不容易,其他铁路局也面临着职工子弟就业困难的问题,唐局长你人这么好,肯定也想拉兄弟单位一把的。”
这高帽子戴得唐局长都不好意思拒绝了。不过打动他的还是高市长已经答应出面牵线这个事。
铁路局这个事办成了,对高市长没什么好处,因为创造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都分散到其他县市了,对省城的经济也就业没有任何的帮助。但高市长仍然愿意牵这个线,足以说明他对余思雅的重视。
余思雅才21岁就走到了这一步,几乎快跟他们这些大单位的老干部平起平坐了,假以时日,取得更大的成就应该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唐局长有心跟她交好,加上这件事对他们铁路局确实有益无害,所以综合权衡后,唐局长很痛快地答应了。
“余总,咱们老朋友了,你难得找我帮个忙,我当然得帮,只是让我提交一份年终总结上去就行了吗?”唐局长一副好商量的样子。
余思雅赶紧说道:“够了,唐局长这就已经帮了我大忙了。不过我也不知道高市长那边什么时候安排好,你们这里的成绩早点递交上去,回头我找吴书记,也更有说服力,所以能不能麻烦唐局长你们这边稍微快一点?”
这个并不难,因为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每个单位都要做年终总结,没成绩的努力将账目做得相对好看一点点,免得太丢人挨批评,有成绩的还不得使劲儿让自己露头,争取赢得上面的表扬和支持。
省城铁路局的年终总结也已经做好了,不过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稍微调整一下,重点突出今年新增的岗位和经济效益。
虽然不难,但唐局长还是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我催一催,让他们尽快将报告递交上去。”
↑返回顶部↑
余思雅放下了杯子:“唐局长,咱们跟你们铁路局和宜市铁路局合作已经初步出了一些成效,证明咱们这条路行得通。所以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将咱们跟你们两个铁路局的经验推广到全省其他铁路局,这样也能帮助其他兄弟单位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唐局长,你说是不是?”
唐局长有点意外,犹豫了一些,滑不溜秋地说:“余总这想法挺好的,不过我们跟其他铁路局是兄弟单位,我也做不了他们的主啊。”
余思雅点头:“我知道,唐局长放心,我让你帮的忙对你们铁路局来说不难。到年底了,你们总要把这一年的成绩向上面汇报吧,唐局长,我有个请求,能不能将在火车上兜售我们清河鸭产品这个事单独例出来,我想这也是省城铁路局今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但创造了几百个岗位,帮助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吸纳了一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帮政府减轻了负担,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此亮眼的成绩单独汇报也不为过吧!”
唐局长听到这里明白了,余思雅这次不准备走基层路线,而是打算从上层打通这个关节。这无疑是个省时省力的决定,要挨个说服其他10个铁路局就得一个一个地去拜访,每个地方铁路局的行事风格都不同,但要是打通了c省铁路局,那这个事就简单了,只要上面一纸文书下来,下面的铁路局都会照着办。
不过省级单位的大门可不像他们这种地方部门那么好进。唐局长低咳了一声,问道:“余总还有其他安排吗?”
余思雅笑着说:“唐局长,实不相瞒,前两天我找了高市长,拜托他替我引荐一下吴书记,他说安排好了通知我。为了确保这个事情的万无一失,所以我想请唐局长帮我这个忙,这件事对省城铁路局也没有坏处,只有好处。如果我后面说服了吴书记,省城铁路局肯定会做为标杆,示范单位,让其他铁路局来学习。我知道,唐局长不是在乎名利的人,但大家都是铁路人,都不容易,其他铁路局也面临着职工子弟就业困难的问题,唐局长你人这么好,肯定也想拉兄弟单位一把的。”
这高帽子戴得唐局长都不好意思拒绝了。不过打动他的还是高市长已经答应出面牵线这个事。
铁路局这个事办成了,对高市长没什么好处,因为创造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都分散到其他县市了,对省城的经济也就业没有任何的帮助。但高市长仍然愿意牵这个线,足以说明他对余思雅的重视。
余思雅才21岁就走到了这一步,几乎快跟他们这些大单位的老干部平起平坐了,假以时日,取得更大的成就应该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唐局长有心跟她交好,加上这件事对他们铁路局确实有益无害,所以综合权衡后,唐局长很痛快地答应了。
“余总,咱们老朋友了,你难得找我帮个忙,我当然得帮,只是让我提交一份年终总结上去就行了吗?”唐局长一副好商量的样子。
余思雅赶紧说道:“够了,唐局长这就已经帮了我大忙了。不过我也不知道高市长那边什么时候安排好,你们这里的成绩早点递交上去,回头我找吴书记,也更有说服力,所以能不能麻烦唐局长你们这边稍微快一点?”
这个并不难,因为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每个单位都要做年终总结,没成绩的努力将账目做得相对好看一点点,免得太丢人挨批评,有成绩的还不得使劲儿让自己露头,争取赢得上面的表扬和支持。
省城铁路局的年终总结也已经做好了,不过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稍微调整一下,重点突出今年新增的岗位和经济效益。
虽然不难,但唐局长还是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我催一催,让他们尽快将报告递交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