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2 / 2)
如果换工作的话,说不定工资也会上去,到时候,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自己这些年因为忙工作的关系,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给老婆过过结婚纪念日了,今年的结婚纪念日,说不定还能两个人到外面去玩儿一趟。
可是,如果真的换工作了,说真心话,李民舍不得。他舍不得离开这个他奋斗了几乎小半辈子的岗位,也怕万一他走了,尽管陈继明还在,但他还是怕会有人来将媒体行业再一次弄得乌烟瘴气。总是自己在比较放心的。
媒体行业就像是李民的孩子一样,他放不下。
李民从陈继明的口中,加上今天一天的交流,他觉得,张启东和他应该是一类人。张启东也有一个女儿,并且因为他和前妻离婚了的关系,他的女儿更需要他,更离不开他,可他作为一个警察,并且是警察局局长,肯定比李民还要忙,还要抽不出时间陪伴女儿。李民知道,自己的苦恼,张启东一定也有,所以他就想要问问,看看张启东到底是怎么想的,顺便通过他的回答,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些灵感之类的。
张启东听了李民的话后,就冲着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向身后忙碌的老板。李民听他的话看了眼,然后又不明所以地看回了张启东,说:“怎么了?”
“这个老板,在这里待了大半辈子了。你看,虽然平时店里的生意很好,但是从始至终,就只有老板一个人,又当老板,又当厨师,又当收银员,又当洗碗工的。”张启东说。
李民还是没明白,这和自己问张启东的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
张启东看他不明白,就继续解释:“这个老板的粥和好吃面包坊一样,都是代代相承下来的手艺。这家店的老板也有一个孩子,因为要看着粥铺的关系,所以老板和他女儿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亲厚。我常常会来他们家喝粥,所以我知道,他的女儿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很少会过来,到店里来。这是因为她总觉得店里并不是她家,她没有那种归属感。和爸爸之间也没有那种亲近,来了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外人似的,还不如经常来店里的老客有亲切感,觉得自己还不如不来,就真的不来了。”
张启东说到这儿,觉得嘴巴有些干,就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然后接着对李民说:“这家店的老板虽然和他女儿关系不怎么样,但是你知道吗,就因为有他的存在,让多少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家粥铺是全年无休的,而且每天很早开门,很晚关门。也因此,粥铺里会聚集各种各样的人群。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这家粥铺卖的价格很良心。要是点海鲜粥之类的,那当然不可避免地会贵一些,可要是点最普通的什么鸡丝粥,山药百合粥,骨头粥之类的,那就很便宜了。 ↑返回顶部↑
可是,如果真的换工作了,说真心话,李民舍不得。他舍不得离开这个他奋斗了几乎小半辈子的岗位,也怕万一他走了,尽管陈继明还在,但他还是怕会有人来将媒体行业再一次弄得乌烟瘴气。总是自己在比较放心的。
媒体行业就像是李民的孩子一样,他放不下。
李民从陈继明的口中,加上今天一天的交流,他觉得,张启东和他应该是一类人。张启东也有一个女儿,并且因为他和前妻离婚了的关系,他的女儿更需要他,更离不开他,可他作为一个警察,并且是警察局局长,肯定比李民还要忙,还要抽不出时间陪伴女儿。李民知道,自己的苦恼,张启东一定也有,所以他就想要问问,看看张启东到底是怎么想的,顺便通过他的回答,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些灵感之类的。
张启东听了李民的话后,就冲着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向身后忙碌的老板。李民听他的话看了眼,然后又不明所以地看回了张启东,说:“怎么了?”
“这个老板,在这里待了大半辈子了。你看,虽然平时店里的生意很好,但是从始至终,就只有老板一个人,又当老板,又当厨师,又当收银员,又当洗碗工的。”张启东说。
李民还是没明白,这和自己问张启东的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
张启东看他不明白,就继续解释:“这个老板的粥和好吃面包坊一样,都是代代相承下来的手艺。这家店的老板也有一个孩子,因为要看着粥铺的关系,所以老板和他女儿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亲厚。我常常会来他们家喝粥,所以我知道,他的女儿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很少会过来,到店里来。这是因为她总觉得店里并不是她家,她没有那种归属感。和爸爸之间也没有那种亲近,来了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外人似的,还不如经常来店里的老客有亲切感,觉得自己还不如不来,就真的不来了。”
张启东说到这儿,觉得嘴巴有些干,就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然后接着对李民说:“这家店的老板虽然和他女儿关系不怎么样,但是你知道吗,就因为有他的存在,让多少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家粥铺是全年无休的,而且每天很早开门,很晚关门。也因此,粥铺里会聚集各种各样的人群。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这家粥铺卖的价格很良心。要是点海鲜粥之类的,那当然不可避免地会贵一些,可要是点最普通的什么鸡丝粥,山药百合粥,骨头粥之类的,那就很便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