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继明啊,空集的那几封信,我搞到手了。今天警局老警员都放假了,在的都是一些新面孔,所以才这么顺利的。不过啊,这一路把我给心惊胆战的呀,我的天。真想不通那些小偷都是怎么想的,心理素质真是够可以的。”张启东一进陈继明家的大门,就立刻嚷嚷起来了。
陈继明走了过来,抄起桌上随手放置的文件袋,一把拉起了张启东的手,猛得一拽,把他给拽了起来,说:“别歇息了。我今天早上打过电话了,我的那个朋友今天刚好在家,我们这就找他去吧。”
张启东点了点头,跟着陈继明,两个人一前一后地下了楼。
陈继明认识的那个研究和收藏墨水的人叫张墨道,别人都习惯叫他张老。他在本市,还是有那么点儿名气的。
张老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所以对于文房四宝这一块儿,就颇有些研究。打从张老记事起,家里就放置着不少的墨。带着松香的,墨香清淡的,没有味道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陈继明能够结识张老,那完全就是个意外。
陈继明和张启东所在的这个市,自古以来,就是以从商为主的,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市里的书香世家实在没几个了。当年聚光灯报社要对张老做个专访,可张老的脾气很大,偏偏报社派去采访张老的又是个新来的小刺儿头。家里是独生子,没大没小惯了,说话也很随意,这可把张老给惹恼了。
张老当场就气呼呼地拂袖而去,小记者也是一脸的懵逼,不知道是怎么了。后来给张老打电话,张老也不接,只觉得莫名其妙,便也有些生气了。
陈继明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二话不说,直接驱车去了张老家。
一开始张老还不愿意给他开门,陈继明好说歹说,张老才肯给他开门。后来张老见陈继明认错态度端正,就同意了让他再做一次专访。
在专访的过程当中,张老发现陈继明这个人专业态度很不错,而且三观很正,两人非常合得来。就这样,陈继明和张老就成了忘年交。
陈继明和张启东到了张老的家里时,发现张老已经等了两人很久了。寒暄时发现张启东也姓张,张老就很高兴,直叹有缘,还说两人或许五百年前是一家子云云。
接着,张启东从文件袋里拿出了那几封信。张老接了过来,细细地看了起来,渐渐的,就变了脸色,手指着信,说:“这……这……这不是……这……”
张启东知道一定是陈继明没有和张老解释,索性就点了点头,说:“没错。这是当年空集寄到聚光灯报社的那几封信。”
张启东告诉张老,自己和陈继明都怀疑这个案子没有那么简单,一定是有什么细节和线索被他们遗漏了,所以就找到张老,看看能不能从信件上发现什么新的东西。 ↑返回顶部↑
陈继明走了过来,抄起桌上随手放置的文件袋,一把拉起了张启东的手,猛得一拽,把他给拽了起来,说:“别歇息了。我今天早上打过电话了,我的那个朋友今天刚好在家,我们这就找他去吧。”
张启东点了点头,跟着陈继明,两个人一前一后地下了楼。
陈继明认识的那个研究和收藏墨水的人叫张墨道,别人都习惯叫他张老。他在本市,还是有那么点儿名气的。
张老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所以对于文房四宝这一块儿,就颇有些研究。打从张老记事起,家里就放置着不少的墨。带着松香的,墨香清淡的,没有味道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陈继明能够结识张老,那完全就是个意外。
陈继明和张启东所在的这个市,自古以来,就是以从商为主的,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市里的书香世家实在没几个了。当年聚光灯报社要对张老做个专访,可张老的脾气很大,偏偏报社派去采访张老的又是个新来的小刺儿头。家里是独生子,没大没小惯了,说话也很随意,这可把张老给惹恼了。
张老当场就气呼呼地拂袖而去,小记者也是一脸的懵逼,不知道是怎么了。后来给张老打电话,张老也不接,只觉得莫名其妙,便也有些生气了。
陈继明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二话不说,直接驱车去了张老家。
一开始张老还不愿意给他开门,陈继明好说歹说,张老才肯给他开门。后来张老见陈继明认错态度端正,就同意了让他再做一次专访。
在专访的过程当中,张老发现陈继明这个人专业态度很不错,而且三观很正,两人非常合得来。就这样,陈继明和张老就成了忘年交。
陈继明和张启东到了张老的家里时,发现张老已经等了两人很久了。寒暄时发现张启东也姓张,张老就很高兴,直叹有缘,还说两人或许五百年前是一家子云云。
接着,张启东从文件袋里拿出了那几封信。张老接了过来,细细地看了起来,渐渐的,就变了脸色,手指着信,说:“这……这……这不是……这……”
张启东知道一定是陈继明没有和张老解释,索性就点了点头,说:“没错。这是当年空集寄到聚光灯报社的那几封信。”
张启东告诉张老,自己和陈继明都怀疑这个案子没有那么简单,一定是有什么细节和线索被他们遗漏了,所以就找到张老,看看能不能从信件上发现什么新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