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3 / 3)
快到中午的时候, 抖音以荀辙新专歌曲为背景音的二创便占领了很多人的首页;到晚上的时候, B站也被屠了;还有微博、还有其他很多的社交平台……
到第二天的时候, 连三次元的商场街道也都是荀辙的歌了。
其实荀辙这张专辑不会扑, 很多人早有预料。
——毕竟热度在那里,想扑也有点难度。但能这么红, 几乎红成了一个奇迹, 这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后来有人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告白季》的质量实在是太高了。就像是当年的飞儿乐队首专一样,几乎每一首歌都可以当主打。每一首歌都兼具了创新、艺术与流行度,每一首歌的旋律都那么地绝。荀辙擅长的旋律写作几乎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而超一线水平的天马行空的编曲, 则给作品增加了更深远的讨论度和生命力。
尤其是荀辙还把歌词全都替换了。
荀辙虽然写歌词一言难尽,但他审美始终在线。不仅在线, 还相当高企。所以一旦当有最顶尖的一批词作者可以与他合作之后,他就像是补足了最后一块短板的木桶,终于可以装水啊不起飞了。
《告白季》的大爆,除了专辑质量之外,还有两个直接功臣,那就是那两首主打曲。
歌曲《告白季》原本就很红,这个不必赘述;倒是荀辙的另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主打,给了市场很大的惊喜——这首歌几乎是一上来就抓了所有人的耳朵。明明是一首苦情歌,可荀辙却写得非常流畅,一点也不滞涩,听一遍就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首主打又砸了不少宣传费,铺天盖地的广告从早上六点开始便倾斜到了各大社交平台上;最好的歌遇上最舍得的宣传,一场豪赌,得到的结果是赢者通吃。
在第二首主打上线三小时后,专辑预售正式开始;
在第二首主打上线四小时后,仅仅几个月前还在渝城修手机、一名不文的荀辙,便以火箭般的速度升到了顶流的高度,并且坐实、坐稳。 ↑返回顶部↑
到第二天的时候, 连三次元的商场街道也都是荀辙的歌了。
其实荀辙这张专辑不会扑, 很多人早有预料。
——毕竟热度在那里,想扑也有点难度。但能这么红, 几乎红成了一个奇迹, 这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后来有人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告白季》的质量实在是太高了。就像是当年的飞儿乐队首专一样,几乎每一首歌都可以当主打。每一首歌都兼具了创新、艺术与流行度,每一首歌的旋律都那么地绝。荀辙擅长的旋律写作几乎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而超一线水平的天马行空的编曲, 则给作品增加了更深远的讨论度和生命力。
尤其是荀辙还把歌词全都替换了。
荀辙虽然写歌词一言难尽,但他审美始终在线。不仅在线, 还相当高企。所以一旦当有最顶尖的一批词作者可以与他合作之后,他就像是补足了最后一块短板的木桶,终于可以装水啊不起飞了。
《告白季》的大爆,除了专辑质量之外,还有两个直接功臣,那就是那两首主打曲。
歌曲《告白季》原本就很红,这个不必赘述;倒是荀辙的另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主打,给了市场很大的惊喜——这首歌几乎是一上来就抓了所有人的耳朵。明明是一首苦情歌,可荀辙却写得非常流畅,一点也不滞涩,听一遍就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首主打又砸了不少宣传费,铺天盖地的广告从早上六点开始便倾斜到了各大社交平台上;最好的歌遇上最舍得的宣传,一场豪赌,得到的结果是赢者通吃。
在第二首主打上线三小时后,专辑预售正式开始;
在第二首主打上线四小时后,仅仅几个月前还在渝城修手机、一名不文的荀辙,便以火箭般的速度升到了顶流的高度,并且坐实、坐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