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3)
纯靠推论来猜出莫辰“珍藏”的“把柄”是很难,但也不是全无办法可想。
首先,根据莫辰的话,可知这个把柄目前荀辙还不知道是什么——这并不是在说废话。
因为荀辙和陈铉的关系摆在那,陈铉的事荀辙知道得比莫辰多得多。“连荀辙都不知道的陈铉的事”——光这一句话,就已经排除了太多选项了。
继续排除。
其次,从莫辰自信满满的反应来看,这个把柄一定是绝对能拿捏住陈铉的。那么,荀辙就应该沿着“陈铉看重的事”这条线做二次排除。
最后,这个把柄是莫辰和陈铉相互制约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荀辙曝光了,莫辰也会完蛋。因此,这是一个“荀辙只会拿捏在手里,但绝对不会泄露”的秘密。
别看莫辰一直在说自己“后悔”,但他再想变好,也绝对不会希望当年的事被人民群众知道。他没有那么破釜沉舟,如果有的话,他就不会今天死活要找个安全的地方才肯说了。
“所以这是一个你目前还不知道的、对陈铉来说很重要、而且按照你的性格,你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出来的事。”道迎把限定条件一口气总结出来,“你想想,应该会是什么事?”
荀辙皱起了眉头。
“我觉得应该不会是原则性的事。”道迎进一步推论,“你眼睛里不揉沙子。就算是原则性的事,也一定是他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的事。”
“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么……”荀辙拿起那瓶已经关上的水,一边拧开一边继续苦思,“可他如果已经付出了代价,为什么还能成为把柄呢?”
“他最看重的是什么?”道迎问。
荀辙不假思索地说:“名。”
“名?”
荀辙点点头:“陈铉好名,非常好名。当时他在学生会当干事,那部长就知道这个特点,每次见到他必吹捧他。他被吹得飘飘然,于是竭尽全力,快到期末了还要努力办毕业晚会,部长什么都不干尽甩手,他自掏腰包还熬夜,节目不足就自己顶上,好不容易办完了活动还得继续通宵复习期末考试,最后考完就晕倒在地上,去医院输了好几天的液才缓过来——后来那部长也没让他接班。他本来都气疯了,可部长迷魂汤一灌,他又飘了,表示当不当部长什么的不重要,主要是喜欢跟着您办事。”
↑返回顶部↑
首先,根据莫辰的话,可知这个把柄目前荀辙还不知道是什么——这并不是在说废话。
因为荀辙和陈铉的关系摆在那,陈铉的事荀辙知道得比莫辰多得多。“连荀辙都不知道的陈铉的事”——光这一句话,就已经排除了太多选项了。
继续排除。
其次,从莫辰自信满满的反应来看,这个把柄一定是绝对能拿捏住陈铉的。那么,荀辙就应该沿着“陈铉看重的事”这条线做二次排除。
最后,这个把柄是莫辰和陈铉相互制约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荀辙曝光了,莫辰也会完蛋。因此,这是一个“荀辙只会拿捏在手里,但绝对不会泄露”的秘密。
别看莫辰一直在说自己“后悔”,但他再想变好,也绝对不会希望当年的事被人民群众知道。他没有那么破釜沉舟,如果有的话,他就不会今天死活要找个安全的地方才肯说了。
“所以这是一个你目前还不知道的、对陈铉来说很重要、而且按照你的性格,你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出来的事。”道迎把限定条件一口气总结出来,“你想想,应该会是什么事?”
荀辙皱起了眉头。
“我觉得应该不会是原则性的事。”道迎进一步推论,“你眼睛里不揉沙子。就算是原则性的事,也一定是他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的事。”
“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么……”荀辙拿起那瓶已经关上的水,一边拧开一边继续苦思,“可他如果已经付出了代价,为什么还能成为把柄呢?”
“他最看重的是什么?”道迎问。
荀辙不假思索地说:“名。”
“名?”
荀辙点点头:“陈铉好名,非常好名。当时他在学生会当干事,那部长就知道这个特点,每次见到他必吹捧他。他被吹得飘飘然,于是竭尽全力,快到期末了还要努力办毕业晚会,部长什么都不干尽甩手,他自掏腰包还熬夜,节目不足就自己顶上,好不容易办完了活动还得继续通宵复习期末考试,最后考完就晕倒在地上,去医院输了好几天的液才缓过来——后来那部长也没让他接班。他本来都气疯了,可部长迷魂汤一灌,他又飘了,表示当不当部长什么的不重要,主要是喜欢跟着您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