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明煦道:“我让人整理一份合适的名单出来,晚点咱们一起挑选一下。”

  “也好。”惜珍想了想又说道,“就算没有平民出身的官员做备选,至少也要选个出身新的权贵家族的,不能再选那些百年世家望族的官员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来。”

  那些几百年屹立不倒的世家望族有的已经历经了几个朝代,手中掌握的财富和人脉都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连惜珍都摸不透,不敢掉以轻心。

  而且那些百年世家靠着联姻彼此之间都有姻亲关系,想要动某一个家族势必会引起其他家族的抵抗。想要削弱世家势力并非一朝之事,需得精心谋划,一点点改变才行。

  新兴的权贵家族虽然表面上风光,可底蕴比兴旺了几百年的世家可是差远了。

  像宋明煦的外家季家就是世家,因为季太后得了一个保平侯的爵位,可是人家根本不稀罕,根本不把这么一个没实权的爵位放在眼里。

  当初季太后给惜珍的那枚令牌还在惜珍手里,被小心的保管着。惜珍还记得季太后给她令牌时告诉她,这枚令牌可以调动镇北军上万将士,作用比皇帝手中的虎符都不差的。

  这就是世家的底蕴和能力,比惜珍之前想象的更为惊人。

  而惜珍的外家魏家就是新兴的权贵世家,靠着出了一位皇后和一位王妃在上京城里看似风光,但其实别人也就面子上过得去,背地里对你还是不屑一顾。

  当然了,这也跟魏家这么多年除了一位皇后和王妃外连个有用的男人都没出有关系的。

  按着这么一个选人的思路,惜珍和宋明煦最后定下了家中三代为官的刑部侍郎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惜珍揉了揉眉心,无奈道:“出身寒门的官员还是太少了,尤其是能任到三品以上官职的,更是寥寥可数。”

  勋贵世家出身的官员相互提拔举荐,让寒门学子即使科举高中也难以出头。现在几位身居高位却出身一般的官员,还是当年惜珍父王有意提拔起来的。

  宋明煦:“等到明年科举结束,就会有一批新人进入朝堂,到时候他们一定能带来些改变的。”

  “哎呀,等到那批人能做到三品官的位置上,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惜珍扁着嘴,没法像宋明煦那么乐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