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舒妃不解:“怎么忽然要把他们接回去了?是如今你在宅邸上觉得心里空阔吗?”
“其实不是这个原因。不过,在太后娘娘和皇上那儿,恐怕他们就是这么以为的。”纯懿没有要澄清这个误会的意思,她乐见其成,“他们这样想也挺好的,省去了我还要解释意图的工夫。”
“不是因为这个理由,还能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舒妃仍然没有想明白。
“是我应承了李氏,要找机会带福长安去见她。”纯懿对自己妹妹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她直接道出了真实的原因。
“李氏?你怎么这么好心肠啊?姐姐,你从来可不是这种没有原则的滥好人。李氏当初待你怎样,你又何必还要成全她?”舒妃为纯懿打抱不平,同时她在宫中浸没多年,早就养成了一套在紫禁城里绝对不会吃亏的做事原则,这让她觉得纯懿反而是心慈手软,恐怕要被别人以为是良善好欺负。
纯懿面色平静,但是心有不忍:“罢了,李氏也算是可怜人。福长安生下来长到这么大,李氏还都没有机会见过他。再加上当时她生产时遭遇难产,孩子生下来她便昏厥过去、命悬一线,恐怕那个节骨眼儿上连第一眼都没有看到。”
“咱们都是做额娘的人,能感同身受这种分离之苦。我索性就这么做了,也当作是给傅恒、给孩子们积攒一些福气和功德。”
舒妃释然了:“姐姐你这么说,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天底下做额娘的人,如果是一心为着孩子好,这样的想法,其他做额娘的反而一下子能理解过来。”
“李氏如今由玉浑黛做师傅,教她认字、写字、读书。我偶尔去过一两次,见她的确长进很大,从目不识丁,到能写自己的名字,再到如今还能捧着书卷诵读诗作,我看了竟也觉得心里挺舒坦的。像是看着一个小孩子,一点点积累起本事,长进学识。”
“姐姐心慈。能为这些人和事的进步而感到与有荣焉。”舒妃一贯欣赏纯懿的境界,“现在想来也是,能识字能写字,在咱们这些人看来,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是生活必定离不开的东西。”
“可这世上,都不说是四海之内了,哪怕仅仅是限定在京城里,又有多少平头百姓能看能写呢?若是人人都识字,人人都会写字,恐怕那些做代笔写信零工的书生就不能赚到钱银来作为生活开销的来源了。”
“若是李氏能学这些本事,也算是消除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可怜人,又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以文字记录下智慧的大门。她的日子往后也能稍微精彩纷呈一点儿,更能让她从书中获得应有的教化。”
纯懿点头:“你说的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更何况,她其实很好学,也很勤勉,玉浑黛跟我说过几次,说李氏头脑聪慧,不是那种不开明的榆木脑袋。福长安这孩子也素来聪明,于课业上一点就通,大概不止是继承傅谦大人的基因,也有李氏的长处在发挥功劳。”
“挺好的。这也与玉浑黛的人生理想相契合了,不是吗?”舒妃虽然没有见过玉浑黛,但她这些年时常听纯懿提起这位住在宫外、不与世俗传统相妥协的奇女子,因此她也自然而然地记着许多与玉浑黛相关的事情,现在倒能随口就说出玉浑黛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第112章 长姐
↑返回顶部↑
“其实不是这个原因。不过,在太后娘娘和皇上那儿,恐怕他们就是这么以为的。”纯懿没有要澄清这个误会的意思,她乐见其成,“他们这样想也挺好的,省去了我还要解释意图的工夫。”
“不是因为这个理由,还能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舒妃仍然没有想明白。
“是我应承了李氏,要找机会带福长安去见她。”纯懿对自己妹妹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她直接道出了真实的原因。
“李氏?你怎么这么好心肠啊?姐姐,你从来可不是这种没有原则的滥好人。李氏当初待你怎样,你又何必还要成全她?”舒妃为纯懿打抱不平,同时她在宫中浸没多年,早就养成了一套在紫禁城里绝对不会吃亏的做事原则,这让她觉得纯懿反而是心慈手软,恐怕要被别人以为是良善好欺负。
纯懿面色平静,但是心有不忍:“罢了,李氏也算是可怜人。福长安生下来长到这么大,李氏还都没有机会见过他。再加上当时她生产时遭遇难产,孩子生下来她便昏厥过去、命悬一线,恐怕那个节骨眼儿上连第一眼都没有看到。”
“咱们都是做额娘的人,能感同身受这种分离之苦。我索性就这么做了,也当作是给傅恒、给孩子们积攒一些福气和功德。”
舒妃释然了:“姐姐你这么说,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天底下做额娘的人,如果是一心为着孩子好,这样的想法,其他做额娘的反而一下子能理解过来。”
“李氏如今由玉浑黛做师傅,教她认字、写字、读书。我偶尔去过一两次,见她的确长进很大,从目不识丁,到能写自己的名字,再到如今还能捧着书卷诵读诗作,我看了竟也觉得心里挺舒坦的。像是看着一个小孩子,一点点积累起本事,长进学识。”
“姐姐心慈。能为这些人和事的进步而感到与有荣焉。”舒妃一贯欣赏纯懿的境界,“现在想来也是,能识字能写字,在咱们这些人看来,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是生活必定离不开的东西。”
“可这世上,都不说是四海之内了,哪怕仅仅是限定在京城里,又有多少平头百姓能看能写呢?若是人人都识字,人人都会写字,恐怕那些做代笔写信零工的书生就不能赚到钱银来作为生活开销的来源了。”
“若是李氏能学这些本事,也算是消除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可怜人,又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以文字记录下智慧的大门。她的日子往后也能稍微精彩纷呈一点儿,更能让她从书中获得应有的教化。”
纯懿点头:“你说的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更何况,她其实很好学,也很勤勉,玉浑黛跟我说过几次,说李氏头脑聪慧,不是那种不开明的榆木脑袋。福长安这孩子也素来聪明,于课业上一点就通,大概不止是继承傅谦大人的基因,也有李氏的长处在发挥功劳。”
“挺好的。这也与玉浑黛的人生理想相契合了,不是吗?”舒妃虽然没有见过玉浑黛,但她这些年时常听纯懿提起这位住在宫外、不与世俗传统相妥协的奇女子,因此她也自然而然地记着许多与玉浑黛相关的事情,现在倒能随口就说出玉浑黛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第112章 长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