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她的阿玛去世多年,如今纯懿都已经是当年阿玛的年纪了。这些年她也有过不少机会能够再去江南,但她都没有走去过。

  对着傅恒,她曾经直言过自己骨子里是胆怯又软弱的人。一旦遇上了那些与她骨肉至亲相关联的事情,她便难以咬牙经受风雨摧折。

  “我视那段回忆有如金光闪闪的物件,神圣美好得让人不可冒犯。我自己都觉得,应该是我在冥冥之中将它美化了许多,同时隐去了那些粗糙潦倒的细节。我怕自己不能去江南,我怕我看到那些真实的模样与场景,就会破坏掉我对江南的记忆,那些有阿玛参与的部分。”

  故而纯懿是不会随同南巡。

  “皇后娘娘不必担忧,大学士府虽然要过一个门庭冷清的年节,但妾身留在京城,恰好可以照顾孩子们。皇上指名要带福康安同去江南,然而意晚、意琅却要留在我的身边过年——我怕南巡的途中傅恒、福灵安、福隆安与和嘉公主他们各有差使在身,照顾得不周到。”

  她又自然地停顿了一拍,面色如常地继续说下去:“还有福长安。这孩子自出生以来还没有在大学士府邸过一回除夕。往年他都是与福康安一道的。今年紫禁城里大半的内监与宫女都抽调去南巡的队伍里了,我担心他独自留在紫禁城里过年,要觉得是阿玛与福晋待他不平。于是便使他回来一道过年吧。”

  那拉皇后没想到纯懿能这么说:“福晋果然是好修养,好气度。”

  “皇后娘娘莫要折煞妾身。妾身这几年也算是豁然洞明了。从前有那么多的规矩礼法压着妾身,使得我在喘不过气的时候还要苦守那些条条框框。后来我想到了我的兄长,皇后娘娘或许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叶赫那拉·宁琇。”那拉皇后却准确地说出了宁琇的姓名,“本宫对他有些印象。从前年轻时在紫禁城里领侍卫的差职。后来还听说他去南洋了?”

  “是。兄长此生所求,无非自由二字。他当年是有嗣子的身份压迫着他、拘束着他,更有伯母的教养恩情与殷切期望推着他的良心受到折磨与谴责。他不忍心让亲眷失望,所以才违逆本心努力地要汲汲营营。”

  “后来伯母故去了,长辈们全都离我们而去。他反而想开了,要去追逐他的畅意人生。当时他还有妻儿,我们姊妹几个没有哪个是站在他那边支持他的。但他却铁了心要走,并且为纳喇氏和玉琳作了安排。连纳喇氏都要由着他去折腾,咱们又怎么好再说什么呢?”

  “过去的很多年,我没有与宁琇和解过——直到他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葬身在草原,再也没有回来,我才开始理解他。”

  这些全然都是纯懿的有感而发。她在那拉皇后面前变得很能够敞开肺腑。当她议论的事情无关朝政、无关世家、无关富察氏的时候,她反而可以无有顾忌、畅所欲言了。

  “人的一生其实真的很短暂,同时又兼有一种世事遭遇未明的荒谬感。我们当时都劝宁琇,要他不能辜负福晋纳喇氏的人生,至少也该等到玉琳自立,他才能有资格去说游历四海。可宁琇甚至都没有活到玉琳十岁的那年。我们都以为宁琇往后的日子还很长,即使他在四十岁那年出海往南洋去,也还不算太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