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2 / 4)
这时礼部王尚书顺着两人的话想了想,终于忍不住了,出列道:“臣以为,若是过度奖励生育,长此以往,并非是件好事。”
“耕地的数量几乎是不变的,人口多了,没有更多的产出,如何养活增加的人口?”
顾翡缓缓的道:“第一,朝廷的政策法度不是一成不变,会根据时势调整。”
“第二,目前可以在北方推广从海外传回的耐旱作物——甘薯,甘薯可种两季,产量每亩地每年可以达到数千斤,只要红薯种植能推广,解决百姓基本的温饱不成问题。”
红薯自从传入中原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北方解决温饱的主要农作物。
上辈子,华夏建国之后,即便在七十年代,红薯也是很多贫瘠的地方大多数人的主食。
朝臣大多不知道甘薯是什么。
甘薯就是红薯,甘薯的引进,还是前两年顾二郎出海的时候,记着妹子说的,要多将当地作物种子带回中土,便带了红薯藤,和满满几袋子红薯。
还有好几个品种的辣椒。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骚动起来。
“亩产数千斤?世上哪有这样的东西?”
“皇后是不是不识数,几千斤?皇后知道如今一亩地能出产多少么?”
“就是,即便是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地也就能出产三四百斤粮食,亩产几千斤,怕是在说梦话吧。”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顾翡也不出声,让他们说。
↑返回顶部↑
“耕地的数量几乎是不变的,人口多了,没有更多的产出,如何养活增加的人口?”
顾翡缓缓的道:“第一,朝廷的政策法度不是一成不变,会根据时势调整。”
“第二,目前可以在北方推广从海外传回的耐旱作物——甘薯,甘薯可种两季,产量每亩地每年可以达到数千斤,只要红薯种植能推广,解决百姓基本的温饱不成问题。”
红薯自从传入中原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北方解决温饱的主要农作物。
上辈子,华夏建国之后,即便在七十年代,红薯也是很多贫瘠的地方大多数人的主食。
朝臣大多不知道甘薯是什么。
甘薯就是红薯,甘薯的引进,还是前两年顾二郎出海的时候,记着妹子说的,要多将当地作物种子带回中土,便带了红薯藤,和满满几袋子红薯。
还有好几个品种的辣椒。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骚动起来。
“亩产数千斤?世上哪有这样的东西?”
“皇后是不是不识数,几千斤?皇后知道如今一亩地能出产多少么?”
“就是,即便是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地也就能出产三四百斤粮食,亩产几千斤,怕是在说梦话吧。”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顾翡也不出声,让他们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