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权臣 第8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在感叹他当真如此得皇上器重时,免不了又心里有些惴惴,俞景作为最先去到阜州的人,又在阜州失踪了这么久,此番将将回京,难道已经落幕的私盐一事还要有变故?

  好在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

  俞景虽然回京,但私盐的事没有再被提起,这日他在宫中待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便出宫回府了。

  翌日的早朝上成桓帝并没有说什么,一切与前几日无异。

  又过了两日,成桓帝在早朝召见俞景,当下给他连升多级,从一个翰林院编撰成了朝中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虽然在早朝中五品官也就只能站在文官队伍的末尾,但俞景将将弱冠之年,上一个职位还只是个编撰的文书之指,这下直接就入了吏部,这可是掌官员调度至关重要的部门。

  朝中自然是有人提出了异议的。

  不仅是郑逢年一脉,其他思想有些守旧的老臣也颇有微词。

  但成桓帝却道:“朕以为,国之若想长盛不衰,当举贤用之,不拘年龄不拘资历,若有惊世之才,身负重职,愿尽忠职守,便是于国于民的利事,反之亦然。”

  成桓帝这番话说出来,提出异议的几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俞景此番阜州之行办成了大事,查了皇上一直想查但没人愿意单枪匹马赌上家族去查的私盐一事,他们没能在那时候担下这份担子,现在便也没有底气再说俞景还只是一个年轻人,担不得重任。

  成桓帝的目光又扫了下头的众位大臣一眼,将满朝文武百官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登基三年,这朝中要整顿的地方还很多,可谓是任重道远,提拔俞景这样的人才是势在必行的。

  早朝散了之后,俞景神色自若地走出大殿,喻老走在他身边。

  今日在俞景被皇上厚赏又升了官职后,他便也当朝提出了致仕,如今俞景风头正盛,他一个祖父身在内阁高位,反倒会让他日后的仕途更加惹人非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