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4)
他噙着微笑看完,熟记于心,随后斟酌疆域四方固防的事。
许多话,皇帝没明说,可他品得出。
皇帝不想再用兵,起码不会主动挑起战事,近十年的目的是兴民事,旺国力。
本来么,南疆、瓦刺连续两场战事大捷之后,已经给了四方邻国足够的威慑,而到眼下,他这个出了名懒散的人进了官场,傅仲霖也将痊愈任要职——那两场战事名为副帅实为谋划一切的两个人,为朝廷效力的年月还长着,哪一方想寻衅滋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而这两天,内阁在为是否减少瓦刺贡品的事吵架。有人说理当适度减免三两成,那边毕竟已经俯首称臣年年进贡,该通融就要通融一二;有人则说这是瓦刺夸大其词,很明显,就是没打服,待得来年春日,不妨再次用兵。
皇帝由着他们在内阁值房吵,自己忙着斟酌别的事。
而皇帝这番长远的打算,意味着的,是对立储一事有了决断。
不得不说,这决断有魄力,也很冒险,但为着给天下一个相对来说更好些的储君,还是这样做了。
再往深了想,皇帝也已看清楚四个皇子的本质。曾经想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是迫不得已,在如今,这决断只能因爱女而起,要让临颖教导辅佐幺儿。
九重宫阙中这样深重的信任,若非亲身体会,怕是无人相信。
马车停在二门外,顾岩陌敛起心绪,下了车。
天色已经很晚,他便没去父母房里请安,径自大步流星地回了秫香斋。
进到寝室,看到室内情形,稍稍一愣,继而莞尔。
没记错的话,大红色帘帐、锦被,都与成婚那晚的样式一样。一对儿银烛台上,燃着喜烛。甚至于,妆台上,还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喜字。
这一定不是晚渔的主意,但她没反对,已经说明一切。
↑返回顶部↑
许多话,皇帝没明说,可他品得出。
皇帝不想再用兵,起码不会主动挑起战事,近十年的目的是兴民事,旺国力。
本来么,南疆、瓦刺连续两场战事大捷之后,已经给了四方邻国足够的威慑,而到眼下,他这个出了名懒散的人进了官场,傅仲霖也将痊愈任要职——那两场战事名为副帅实为谋划一切的两个人,为朝廷效力的年月还长着,哪一方想寻衅滋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而这两天,内阁在为是否减少瓦刺贡品的事吵架。有人说理当适度减免三两成,那边毕竟已经俯首称臣年年进贡,该通融就要通融一二;有人则说这是瓦刺夸大其词,很明显,就是没打服,待得来年春日,不妨再次用兵。
皇帝由着他们在内阁值房吵,自己忙着斟酌别的事。
而皇帝这番长远的打算,意味着的,是对立储一事有了决断。
不得不说,这决断有魄力,也很冒险,但为着给天下一个相对来说更好些的储君,还是这样做了。
再往深了想,皇帝也已看清楚四个皇子的本质。曾经想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是迫不得已,在如今,这决断只能因爱女而起,要让临颖教导辅佐幺儿。
九重宫阙中这样深重的信任,若非亲身体会,怕是无人相信。
马车停在二门外,顾岩陌敛起心绪,下了车。
天色已经很晚,他便没去父母房里请安,径自大步流星地回了秫香斋。
进到寝室,看到室内情形,稍稍一愣,继而莞尔。
没记错的话,大红色帘帐、锦被,都与成婚那晚的样式一样。一对儿银烛台上,燃着喜烛。甚至于,妆台上,还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喜字。
这一定不是晚渔的主意,但她没反对,已经说明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