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她从无宗教信仰,即使在教会学校读书时,她也不信上帝,她只爱由宗教而产生的艺术。战事一起,她便时时刻刻祈求诸天神佛让周翰平安归来。

  1942年1月,日军发动缅甸战役,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告急。仓皇应战的中英联军抵挡不住攻势凌厉的日军,5月,日军精锐师团兵临怒江,切断滇缅公路。

  狼狈溃退的中国军人和难于记数的华侨以及迤西难民蜂拥省城,势如潮涌。昆明和沿途所有的学校、寺庙以及每一个可用的公众建筑物都被打扫干净接待难民,昆明居民也敞开自己的家门,许多昆明人的家里接纳了难以想象的众多难民,滇缅公路工程管理局总经理谭伯英在昆明的家中同时就接纳了125人。

  澧兰和陈氏、俊杰夫妇商量后,将两家人在“篆塘新村”和“靖国新村”里的四处房子倒出来让给难民,两家人便都蜗居在岗头村。昆明告急,紧急开拔前线的国军36师将士和飞虎队飞行员以命拼死堵截,才在怒江勉强遏制住日军的东进势头。滇西的形势渐趋稳定,中日两军沿怒江对峙,时间长达两年。

  澧兰后来将居所变化告知周翰,周翰回复说,“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做得好!我深爱你,宝贝!”此举她现在却觉得十分不妥。澧兰从院子里走回卧室,盯着床发呆,周翰睡过的枕头摆在那里,她坐过去,把枕头抱进怀里,“哥哥!”她轻轻说。从前他们的枕套和枕巾换得很勤,有时几乎一天一换,因为周翰喜欢用枕头,这使他的占据更彻底。开始她不能承受,周翰顺着她一点点来。他们的枕头一个月便要更换一次,一对枕芯一起换,其中一个还是崭新的,因为她枕在头下。坏蛋!澧兰柔媚地笑笑。

  换枕头?她慌得赶忙抱紧枕头,她永远都不换!自芒友会师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周翰音信全无。两军汇合后应该有休整,周翰从前一有机会就给她写信,现在......她坐卧不宁,“小心啊,哥哥!”恐惧在她心里一天天放大,直到不能承受。丈夫在战场上,她却把他们共同栖身的房子让给别人居住,这是不好的预兆,她越想越怕,她要赶走他们,让那些人离开!接受新式教育的澧兰不迷信,丈夫参战后,仆人们打碎个碗,她都心惊肉跳。

  “母亲,我要去昆明。”

  “怎么了,澧兰?”

  “我......我不想他们住在我们的房子里,我要让他们离开。”

  陈氏静静地看着澧兰,澧兰红了脸,“让他们倒出来一处,就一处,好不好,母亲?两年半了,我们不能一直收容他们。”她眼泪噙在眼圈里。

  “好,我陪你去,澧兰。”陈氏明白为什么。

  澧兰才走近靖国新村的居所,还没进院子就停住脚步,她望见院子里搭满了棚屋,破烂的棚屋几乎不能遮蔽风雨,棚屋之间挤出一条逼仄的道通向小楼,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棚屋间隐现。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又有许多逃难者纷至沓来。难民们流亡载道,啼饥号寒,死亡相继。

  澧兰走到院门口张望,她伸手召唤一个小孩子,结果跑来一串。“你们怎么不住在楼里?”

  “楼里住满了人,我们挤不进去。”一个半大孩子说,他讲的是南方官话,澧兰猜他是桂林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