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佳人 第7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婶子家里有一条渔船,两口子靠打渔为生,院子里堆成山的渔网,散发着淡淡江水的腥味。

  “周婶子,在忙呢。”

  院子的门没关,周婶子正坐在马扎凳上,修补渔网的松动之处,听到有人叫她,抬眼一看,惊喜地说:“鱼家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看到鱼莜身后还站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更意外了:“还带了男朋友回来啊,真好。”

  “不是……”鱼莜刚要解释,就听见柯奕臣礼貌问好:“周婶好。”

  “小伙子真懂礼貌,快进来坐吧,”周婶子忙起身招呼他们。

  “周婶子,我这次回来是有事要办的,对了,今年打渔的收成怎么样,鱼货好卖吗?”

  听到鱼莜这么问,周婶子叹了口气:“收成别提了,往年还好,最近两年捕上来的梅鲚鱼太多了,其他值钱的像白鱼,白虾,产量越来越少了。今年捕上来的梅鲚鱼,除了晒成了鱼干的一部分,就没卖出去多少,全臭掉了。最近,政府也在管,放流了不少白鱼来管控梅鲚鱼的数量,可是却也不太顶用。”

  梅鲚鱼是太湖盛产的湖鲜,在明朝,被称作贡鱼,其肉质鲜美,但缺点是刺多肉少个头又小,处理起来极为麻烦。更别说将其剔肉制作成馄饨这样繁复的做法,只有人手多的大饭店会这么做。

  这种鱼一离开水就会死,梅鲚鱼虽然产量多,但因为刺多,本地人都不爱吃,偶尔会在捕鱼季买几斤新鲜的回家熬汤喝,绝大部分的梅鲚鱼都被晾晒成了鱼干,方便储存,也更容易销往外地。

  鱼莜记得市场上,梅鲚鱼是十元一斤,而梅鲚鱼干一斤就要近百元,五斤鲜鱼就可做一斤鱼干,鱼干的利润是鲜鱼的好几倍,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新鲜梅鲚鱼供应少,而鱼干多的原因。

  照这么说,做鱼干反而比鲜鱼赚得多,鱼莜问周婶子:“为什么不干脆把鲜鱼都晒成鱼干卖,这样既赚得多,也不怕鲜鱼腐烂浪费了。”

  周婶子苦着脸:“说哪有那么容易,镇上有两家万斤规模的鱼货晾晒场,鱼干市场几乎被他们包圆了,我们这些小渔民在自家院子里也晾不出多少的鱼干,卖也没有人收,只能自家吃了,我都想过了今年,把渔船卖了,去买两亩地,哪怕种些水果,也比这捕鱼赚钱啊。”

  原来是这样……

  进京比赛之前,鱼莜回过家乡一趟,当时看到周婶子在晾晒鱼干,以为她捕的鱼货太多了吃不完,没想到今年的鲜鱼生意这么难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