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贾说完怀抱绣枕絮片,举身迎接潮头,纵身跃入钱塘江大潮。

  “大人!”

  众百姓见父母官含恨自杀,无不掩面哭泣。南大岸边跪倒百姓无数,人们用哭声和拜祭为这位上任仅月余的青天知县举行隆重的葬礼。但是,人群中惟有一人未跪,便是那见证李贾出卖十娘的曹娥津老艄公,与众人皆泣相反的是,他却仰面颔首大笑起来,忽然哽咽住,接着老泪纵横,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开了。

  第二部 第五十章 猜画谜皇帝思故妃 [本章字数:2888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23 20:00:27.0]

  ----------------

  秋高气爽,临安城也成了花的海洋。宋室自康王南渡以来,中原富户都迁来此,临安本已是东南风流繁华之地,至此牡丹节愈见兴旺。西子湖边更是热闹非凡,这通和坊,金波桥,南瓦子,抱剑营、丰乐楼、融和坊,到处张灯节彩,莺飞草盛,翠浪翻空,牡丹红霞满地。

  重阳节前夕,三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为国力日衰的南宋带来生机。中原人云集杭州,且不观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但只那柳浪闻莺、云栖牡丹,就足以令游人赏心悦目。来自各地的花贩和花农将最好最奇特的国色天香齐聚到临安,使得花会一如北宋时期的洛阳牡丹花会那样隆重。正可谓帝城秋欲暮,喧喧车马度,其道牡丹荼,相随买花户。车马如狂,以不就观为耻。

  理宗皇帝与正宫梅娘娘御驾在观桥西视察礼部贡院,接见了本度状元贾似道和梅令夭为代表的进士科,随后三位魁甲受幸作陪,出了清波门,一路上笙簧缭绕,鼓乐喧天,奔凤凰山下的牡丹会场。

  三吴都会,凤凰山下,远眺西湖,暮雨朝云,不雨而润。苏白两堤之上,尽是桃柳夹岸。湖畔天高云洁,羌笛弄晴,菱歌泛夜,箫鼓庐钟,

  歌舞妓们演奏大型编钟舞曲《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依阑干。”

  舞曲中,牡丹的花色之美,已经是达到倾国地步。梅令夭为了给梅姐娘娘提气,派人在凤凰山下撰写了牡丹名句:“落尽残红始吐芳,清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用花香牡丹第一,为梅娘娘大抬人气。

  理宗在凤凰山召见百官,大排花宴,歌舞升平,与民同乐。席间,歌女名优为文武百官表演大型西子牡丹舞,那九十九位貌比西施的美人,每个头上一朵颜色各异的牡丹,婀娜倾城,让南宋君王咋了七、八盏吴越老酒。老皇帝瞥见众仙子中,有一位舞女格外清秀,这妖姬千娇百态,头上戴着一朵粉红牡丹,牡丹之上有一根金光闪闪的龙凤簪!便疑是洛川神女,顿时龙颜大悦,把盏的手在空中划起弧线,操起一双筷子,击瓮当歌。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众位爱卿,你们看,那佳丽佩戴的是否龙凤簪啊!”

  老皇帝醉眼朦胧,五十七岁的老花眼看不清歌妓中最漂亮的美人头上戴的东西,又不能亲下舞池去御览,只得闲问文武百官。老皇帝越看越爱,越爱越想起一个人,谁啊?只有皇帝知道,那美人是记忆中最脆弱的一道伤痕。

  皇帝脸上挂了一层不易察觉的惆怅。文武大臣见理宗有些喝醉,低声窃窃私语,只有楚文晋等跟随皇帝多年的老臣闻言不语,他们知道老皇帝见了那戴龙凤簪的美女,已睹物思人,想起施娘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