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喜当妈 第13章(3 / 7)
余秀要教得孩子总共有三十二名,其中十岁以下的孩子有二十个,十岁以上的孩子十二个。
这些孩子有些在迁移过来之前,读过一两年书,有些到了十三四岁,还目不识丁,在家里帮着父母照看弟妹。
陈冠军和芝芝也在其中,陈仁贵在的时候,倒教过陈冠军一些简单的数字和笔画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教,因为他自己也不认字,只是很小的时候被他母亲教过几回。
芝芝年纪小,别说识字了,能口齿伶俐的说话都算天才了。
余秀来学校上班,没人照顾芝芝,只能给她报了莫玉兰的幼儿班,但芝芝看见妈妈在旁边的教室里教哥哥姐姐,死活要跟着余秀。
余秀没办法,只能让她读小学班,也不管教学的内容懂不懂,只要不哭不闹就行。
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而且教室里的教学器材实在简陋,书桌板凳是用木板订的,或者藤条编制的,黑板只有三十厘米长宽,粉笔只有两盒,教学要用的书籍,老师只有一套,孩子们连书本书包都没有,人手备了一个树枝,就在没糊水泥的地面上写写画画。
这教学质量,连后世支教的偏僻山村教室都不如,余秀看得心里发酸,打定主意,有空要去县城买些书本纸笔回来给孩子们,光在地上写字课不行。
而且教学要用的书籍实在太少,除了数学语文历史政治,连地理自然英语啥的课本都没有,如何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很多孩子第一次读书,家长也不知道要给孩子买书包本子啥的文用具,孩子们就空手而来,坐在教室里稀奇的很,东瞅瞅,西看看,跑跑跳跳,三五成群,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芝芝和陈冠军也觉得稀罕,但是两兄妹谁都不认识,只老实地坐在靠窗的位置。
讲台上的余秀整理了书籍和名单后,清了清嗓子说:“好了,同学们,安静,老师要点名了。”
她的声音绵软好听,却没啥震慑力,教室里其他孩子听到之后,只安静了一瞬,又接着东跑西跳,叽叽喳喳。
余秀眉头轻蹙,正打算开口,陈冠军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中气十足地喊:“都安静!没听见老师说要点名了吗?不想读书的回家去,给你们爸爸妈妈带弟弟妹妹!”
对于小孩子来说,干活读书不是最难的,最难得的是帮爸爸妈妈带孩子。
↑返回顶部↑
这些孩子有些在迁移过来之前,读过一两年书,有些到了十三四岁,还目不识丁,在家里帮着父母照看弟妹。
陈冠军和芝芝也在其中,陈仁贵在的时候,倒教过陈冠军一些简单的数字和笔画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教,因为他自己也不认字,只是很小的时候被他母亲教过几回。
芝芝年纪小,别说识字了,能口齿伶俐的说话都算天才了。
余秀来学校上班,没人照顾芝芝,只能给她报了莫玉兰的幼儿班,但芝芝看见妈妈在旁边的教室里教哥哥姐姐,死活要跟着余秀。
余秀没办法,只能让她读小学班,也不管教学的内容懂不懂,只要不哭不闹就行。
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而且教室里的教学器材实在简陋,书桌板凳是用木板订的,或者藤条编制的,黑板只有三十厘米长宽,粉笔只有两盒,教学要用的书籍,老师只有一套,孩子们连书本书包都没有,人手备了一个树枝,就在没糊水泥的地面上写写画画。
这教学质量,连后世支教的偏僻山村教室都不如,余秀看得心里发酸,打定主意,有空要去县城买些书本纸笔回来给孩子们,光在地上写字课不行。
而且教学要用的书籍实在太少,除了数学语文历史政治,连地理自然英语啥的课本都没有,如何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很多孩子第一次读书,家长也不知道要给孩子买书包本子啥的文用具,孩子们就空手而来,坐在教室里稀奇的很,东瞅瞅,西看看,跑跑跳跳,三五成群,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芝芝和陈冠军也觉得稀罕,但是两兄妹谁都不认识,只老实地坐在靠窗的位置。
讲台上的余秀整理了书籍和名单后,清了清嗓子说:“好了,同学们,安静,老师要点名了。”
她的声音绵软好听,却没啥震慑力,教室里其他孩子听到之后,只安静了一瞬,又接着东跑西跳,叽叽喳喳。
余秀眉头轻蹙,正打算开口,陈冠军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中气十足地喊:“都安静!没听见老师说要点名了吗?不想读书的回家去,给你们爸爸妈妈带弟弟妹妹!”
对于小孩子来说,干活读书不是最难的,最难得的是帮爸爸妈妈带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