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1 / 4)
平静到了,让人有些不敢置信的地步。
此时,是一月二十三日。
平静的表现,仅仅持续到了皇帝回宫那日,便彻底破碎。
左丞相钟优的一位御史学生大胆进言,指出定军驻扎京郊已久,虎符持握于成国公之手,使人心不安。请成国公归还虎符于天子,勿要拖延!
此事自然遭到成国公一方的反唇相讥,既有说虎符归国公,乃是先帝遗泽,莫非当今天子还能跃过开国的先帝么?又有人说小子无知,读了几本酸书就试图插手军务。
沸油与开水相逢,局面已是彻底炸开了。
之后,也有御史跟随上书,言定军虎符一事暂且不论,但是定军确实已驻扎在京郊很长一段时间了。按例本朝军队,都是要互相之间换防的。
定军既然如此精锐,去岁边疆又极不安稳。何不进行换防,将定军派遣边疆,也免得壮士年岁东流、利刃钝于宝库!
虽然看似委婉了些,但根本的意图,毫无变化——
李伯欣能够凭借先帝诏书,把持虎符这么多年。可是,一旦定军被派遣出去,于他便是天高路远,难以依仗。而定军若被派出,领兵的将领自然要拿到虎符,那么虎符从何而来?
难道真要让皇帝给出宫里的那半虎符,让李伯欣继续攥着、代行天子之职吗?
这是所有人都不会允许的事情。
一时间,御史文臣竟有些众志成城之感。
而更糟糕的是,皇帝虽批驳了要求成国公交换虎符的上书,对后者却抱有一种暧昧的鼓励态度,甚至褒奖了几个发言最积极的臣子。
这无疑令武将勋贵们,感受到了更深的不安。
↑返回顶部↑
此时,是一月二十三日。
平静的表现,仅仅持续到了皇帝回宫那日,便彻底破碎。
左丞相钟优的一位御史学生大胆进言,指出定军驻扎京郊已久,虎符持握于成国公之手,使人心不安。请成国公归还虎符于天子,勿要拖延!
此事自然遭到成国公一方的反唇相讥,既有说虎符归国公,乃是先帝遗泽,莫非当今天子还能跃过开国的先帝么?又有人说小子无知,读了几本酸书就试图插手军务。
沸油与开水相逢,局面已是彻底炸开了。
之后,也有御史跟随上书,言定军虎符一事暂且不论,但是定军确实已驻扎在京郊很长一段时间了。按例本朝军队,都是要互相之间换防的。
定军既然如此精锐,去岁边疆又极不安稳。何不进行换防,将定军派遣边疆,也免得壮士年岁东流、利刃钝于宝库!
虽然看似委婉了些,但根本的意图,毫无变化——
李伯欣能够凭借先帝诏书,把持虎符这么多年。可是,一旦定军被派遣出去,于他便是天高路远,难以依仗。而定军若被派出,领兵的将领自然要拿到虎符,那么虎符从何而来?
难道真要让皇帝给出宫里的那半虎符,让李伯欣继续攥着、代行天子之职吗?
这是所有人都不会允许的事情。
一时间,御史文臣竟有些众志成城之感。
而更糟糕的是,皇帝虽批驳了要求成国公交换虎符的上书,对后者却抱有一种暧昧的鼓励态度,甚至褒奖了几个发言最积极的臣子。
这无疑令武将勋贵们,感受到了更深的不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