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因为在朝堂上,往往愿给同僚留几分面子,颇受好评。

  洛慎行因他的圆融成事,注定也要栽在这上面。

  太擅长处事的人,心里便早早地分出了利弊得失,结交一个人能够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都被他算了清晰。以洛慎行的心细如发,不可能漏掉慰问龙骧军老卒一项。唯一的缘故,只是他在得知真相时,选择了用来和人交换利益,选择了默许这些事情的发生。

  他代别人大度,用别人的苦难,来结交当地官员,换来一个宽厚美名。

  因此,他就必须要在这样的场合,承受皇帝的震怒。

  越荷不再将注意力停留在这场已既定了发展方向的审判上。她将目光轻轻移向父母的席位,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

  其实,在最初的设计里,她和玉河原打算找的,是霍兆麾下的一名退伍士卒。

  那士卒亦在江西道,与李家老兵多少有点联系,也和刘善等人,受同一个地方官磋磨。原本,越荷的打算是借此揭开,还那些士卒一个公道,亦多少引出洛氏与霍氏的矛盾。

  借用李家的人脉,已经将事情查得清楚明白。士卒受苛待之事,霍兆并不知晓。他向来也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得知必然大怒。刻意隐瞒的洛慎行也会遭到其记恨。

  宫里宫外,隐隐都将霍妩之死,归结于李玉河,可真正的凶手却是洛微言。

  皇帝对妹妹愈发露出冷淡提防,越荷多多少少,有着借此为妹妹开脱的意思。

  但是先前敬献礼单之时,父亲的倨傲,以及皇帝的反应,都是越荷察觉出了不妙的端倪。

  江承光对李家的防备远比她以为要重得多。这样一来,倘若皇帝追查起士卒最近接触的人,就有可能发现李家的痕迹,必然大怒。此为引火烧身!

  幸好当时为了保险起见,她让玉河传讯,多联系了几个受苦士卒。

  因此,当她用暗语接头,并示意“换江”之时,李矩便能领悟,是要安排昔日江承光手下的士卒,来完成诉苦求告之举。事情一旦揭开,老卒们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但安排江承光的旧日士卒来揭破,却有可能引动皇帝的温情,也更能隐去李家在此事中的痕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