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350章(4 / 7)
八月中旬,全国上下迎来秋收,因数次战乱,除八州外,今年各地的收成都比不上往年。
但令人惊异的是,单庆州和沧州两州的粮食产量,就赶得上其余四五个州加起来的粮食总量!
农部尚书林大井,在朝堂上汇报各州收成情况后,殿内一片寂静。
不论是庆州嫡系,还是土著京官,皆深感动容。
庆州嫡系虽已习惯庆州和沧州的产量,但他们以前没跟全国对比过,不知道原来庆州和沧州是这么厉害的存在。
土著京官从未去过庆州,最多从报纸上看到庆州或沧州丰收的喜悦,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他娘的是真的大丰收啊!
如果全国上下都有这样的粮食产量,何愁国家不富强,百姓不安康?
林大井继续汇报:“除庆州与沧州外,江州试验田的甘薯也收获颇丰。陛下,微臣以为,土豆和甘薯种植方式简易,亩产较高,且适应我朝大多数州府的气候与土壤,若是在全国进行推广,定能造福社稷!”
一些土著京官没见过土豆和甘薯,都有些不信。
“敢问林尚书,这土豆和甘薯,当真能与麦子相比?”
林大井说:“土豆和甘薯皆可饱腹,不过不如谷物耐储。”
麦谷可以存放好多年,作为储备粮,但土豆和甘薯的存储时间有限,这是它们的缺点。
“那为何还要推广?”
林大井一门心思从事农业,嘴比较笨拙,只干巴巴地道:“土豆和甘薯好伺候,比种麦子要简单,而且推广并非是要取代麦子,有些地方不适合种麦子,反而适合种土豆和甘薯,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
官员们保守得很,觉得这件事关乎国计民生,不能马虎,遂不同意。
↑返回顶部↑
但令人惊异的是,单庆州和沧州两州的粮食产量,就赶得上其余四五个州加起来的粮食总量!
农部尚书林大井,在朝堂上汇报各州收成情况后,殿内一片寂静。
不论是庆州嫡系,还是土著京官,皆深感动容。
庆州嫡系虽已习惯庆州和沧州的产量,但他们以前没跟全国对比过,不知道原来庆州和沧州是这么厉害的存在。
土著京官从未去过庆州,最多从报纸上看到庆州或沧州丰收的喜悦,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他娘的是真的大丰收啊!
如果全国上下都有这样的粮食产量,何愁国家不富强,百姓不安康?
林大井继续汇报:“除庆州与沧州外,江州试验田的甘薯也收获颇丰。陛下,微臣以为,土豆和甘薯种植方式简易,亩产较高,且适应我朝大多数州府的气候与土壤,若是在全国进行推广,定能造福社稷!”
一些土著京官没见过土豆和甘薯,都有些不信。
“敢问林尚书,这土豆和甘薯,当真能与麦子相比?”
林大井说:“土豆和甘薯皆可饱腹,不过不如谷物耐储。”
麦谷可以存放好多年,作为储备粮,但土豆和甘薯的存储时间有限,这是它们的缺点。
“那为何还要推广?”
林大井一门心思从事农业,嘴比较笨拙,只干巴巴地道:“土豆和甘薯好伺候,比种麦子要简单,而且推广并非是要取代麦子,有些地方不适合种麦子,反而适合种土豆和甘薯,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
官员们保守得很,觉得这件事关乎国计民生,不能马虎,遂不同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