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895号!”看守员在监房门口低声叫道。

  岛村三郎乘上一辆用卡车改成的囚车,车上用胶合板隔出四小间。车子跑出一公里左右,在一座较大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他被带进这座建筑左侧靠里面的一间屋子。

  从铁窗生涯重新开始(4)

  一进屋,迎面扑来一股热气。屋中央的火炉吐着的火苗,上面坐着一把圆形水壶,烧开的水在噗噗地响。靠窗户整齐地摆着三张写字台。检察官张仪走了进来,他个子很高,大约有二十七八岁。

  “请坐。我叫张仪。”他很简洁:“你是从何时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的?”

  “1934年5月2日,我为了上大同学院来到满洲。”岛村三郎故意回避“侵略”这个字眼。

  “那么,把你来华后的履历谈一谈吧!”

  “在前些天交的笔供里,我把情况都写进去了。”

  张仪哈哈冷笑一声,从黑皮包里取出“笔供”:“就这么简单?”

  岛村心神不定地说:“我是按贵国的要求写的。”

  张仪检察官用日语将岛村三郎的供述材料念了一遍,然后猛力一拍桌子,厉声训斥道:“你这是什么态度!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你必须认真交待!”

  苏联移交给我国政府的战犯,其犯罪地点遍及各沦陷区,调查工作是相当浩繁艰巨的。公安司法部门从各地调集了大量人员,除了到受害地点找被害群众进行调查外,一部分检察官、书记员、翻译员、办事员来到管理所,一边收集证据,一边开始对战犯进行侦审。管理所周围的所有大建筑,都成了审讯室、办公室和宿舍。房源不足,在管理所院内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许多帐篷。

  在第一次受审后,岛村三郎同监的几个战犯都认定:“如果坦白了,就难免一死。”在后来的审讯中,岛村一直抱着这样的念头,进行消极的对抗。但在检察员有力的证据和机智的盘问面前,他的防线一层层地被攻破、摧毁。

  九月中旬的天空是晴朗明净的。千余名穿着黑衣服的战犯走进运动场,黑压压地坐了一片。检察官们坐在台上。肩头戴着金色中校肩章的孙明斋站了起来:

  “坦白检举大会现在开始,首先由古海忠之坦白罪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