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3 / 4)
以宋姚目前的爵位,一个侯爵而已,又能给自己的手下封多大的官?
就算她能上表朝廷为底下人封爵,到底会造成双方在名分上不协调,容易为有心人所趁。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无论哪个年代,名正言顺都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所以,宋姚称王,并不是她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她的路走到了这一步,需不需要的问题。
很明显,如今的宋姚,迫切地需要进这一步。
所以,听了傅棠的话,宋姚微微一笑,说:“称王我必然要称王的。我如今拿不定主意的,是自立为王,还是向朝廷上书,由朝廷册封我为王。”
这两者之间看起来没多大差别,因为结果都一样,都是要称王嘛。
但细究起来,差别可大了去了。
如果是前者,则是向天下宣告:我宋姚要反了大晋王朝了,往后都不再是大晋的臣子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如今各地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反贼。但有了朝廷册封这道程序,彼此之间就都还有一层遮羞布。
如果宋姚不搭理朝廷,直接自立为王,就相当于把这块遮羞布给一把撕掉了。
若是选择后者,则是表明她宋姚的势力虽然大,但还是承认大晋这个宗主国的。
这两种选择也各有利弊。
选择前一种,好处是可以大大地打击大晋那所剩无几的威信,坏处是可能会引起其余诸侯群起而攻之;
↑返回顶部↑
就算她能上表朝廷为底下人封爵,到底会造成双方在名分上不协调,容易为有心人所趁。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无论哪个年代,名正言顺都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所以,宋姚称王,并不是她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她的路走到了这一步,需不需要的问题。
很明显,如今的宋姚,迫切地需要进这一步。
所以,听了傅棠的话,宋姚微微一笑,说:“称王我必然要称王的。我如今拿不定主意的,是自立为王,还是向朝廷上书,由朝廷册封我为王。”
这两者之间看起来没多大差别,因为结果都一样,都是要称王嘛。
但细究起来,差别可大了去了。
如果是前者,则是向天下宣告:我宋姚要反了大晋王朝了,往后都不再是大晋的臣子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如今各地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反贼。但有了朝廷册封这道程序,彼此之间就都还有一层遮羞布。
如果宋姚不搭理朝廷,直接自立为王,就相当于把这块遮羞布给一把撕掉了。
若是选择后者,则是表明她宋姚的势力虽然大,但还是承认大晋这个宗主国的。
这两种选择也各有利弊。
选择前一种,好处是可以大大地打击大晋那所剩无几的威信,坏处是可能会引起其余诸侯群起而攻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