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周文化节的之后两天,便成了秦门带着小世子和大公主探索都城撒欢的两天。

  去郊外边听书生们大唱《诗经》边吃就地取材的烧烤,到大广场上围观书院的夫子和大儒撸起袖子效仿大周搞“辩论”,追杂志社连出三天的《大周小子》连载,给最喜欢的话剧小鲜肉投票拉票,一直到大周文化节在第三天的夜晚、全城的烟花中落幕,三人这才带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各回各家。

  虽然节日过程中有些小瑕疵,但整个大周文化节,可以说是达到了都城之中人人都满意的结果。

  首先,都城的百姓很满意。

  过节日,古代人真的是认真的。在娱乐文化相对没有那么盛行的时代,过节是大家心目中一个可以放松又可以娱乐的日子。

  所有人认认真真购买晋江杂志社的杂志学习新节日的“习俗”,购买上面说的节日必备物品,积极参加各分公司推出的文化节活动,像模像样的把自己打扮成大周人,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另类的人生,心满意足不必多言。

  其次,都城之中的文人们也都很满意。

  虽然在大周文化节前期文人们纷纷上演了一出“真香”的戏码,但晋江文学城各公司推出的种种活动最终还是拉拢了文人墨客的心,圆了他们不少人“返璞归真”的梦。据晋江杂志社统计,这三天杂志社收到的诗词文赋稿件是以前整整三个月的量,可见这次活动给文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灵感源泉。

  令秦门没想到的是,朝廷上下也很满意。

  三天的大周文化节,让整个都城百姓的生活习惯倒退到了千年以前,没有炒菜,没有牛肉,布料只有五种染料颜色,买东西讲价只能用物品交换,在享受的同时,他们也终于发现了现在生活有多么多么的好,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思念未曾谋面的故国了——

  天知道姜国的大臣和皇帝陛下是多讨厌时不时就被下层人士拖出来和大周作对比,然后被批得一无是处!

  哪怕他们的偶像也是大周时期的名人,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做得就比那个时代的人们差了啊!大周文化节让百姓和书生墨客们终于睁大眼睛看到了如今这个新时代的进步,看到了姜国朝廷的先进,看到了他们的努力,民间“复古”的呼声终于减小,朝廷觉得这样棒棒哒,提出创办这个节日的秦关之不愧是“姜国进谏第一人”!

  并不知道自己瞎搞的节日还有这种政治意义的秦门当然也很开心。

  虽然他设想的“大周文化节”没有像某宝双十一那样达成多少秒多少亿的成交量,但仅靠人民群众过节的各项费用,旅游、广告、戏剧话剧、小说周边等,晋江文学城就在三天内赚到了往年三个月的营业额!创下了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各分公司也在这次文化节上表现出了他们创新和独当一面的能力,招纳进来的新人也适应了晋江文学城快节奏的工作,实在是令他惊喜不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