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上一次科举,晋江文学城在帮助外省学子融入都城生活上贡献不少, 所以这一次,除了一部分学子想着要找秦门算账质问他为何说好的要到他们家乡去开分社没开之外, 大部分学子都是抱着一颗对晋江文学城充满好感的心来到都城, 决定这次也要靠晋江的杂志和报纸轻松过好这个科举年——

  结果一进城就听说晋江文学城搞出了五个分公司的事情!

  一开始, 这群学子还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他们在城里住了快一个月了,他们终于是看懂了。

  都城来了一群准备参加省试的举子,对于朝廷而言, 这些人是国之栋梁、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以后同朝为官的后辈,对于都城的普通百姓来讲,这里面说不定就有他们未来的女婿/夫婿/孙女婿, 而对于晋江文学城那五个分公司来讲——

  这群人妥妥的是潜在客户啊!

  以后开分社还需要他们的鼎力支持呢!

  三年才一次科举, 这次不把人抓牢下一次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这下子, 想明白了的五家分公司立刻就行动起来了。

  这一行动,这一届的科举考生们就惨了。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三年前都城只有晋江文学城总部这一个“狼”,一套组合拳下来吃下羊群里几只羊, 狼就觉得饱了知足了,今年一来就是五只!可不得把羊圈里的羊给一锅端了?

  于是当这一届参加科举的考生一进都城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了晋江文学城五家分公司为他们准备好的一个天罗地网!

  《齐天周报》一直以来就和朝廷有着直接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于朝廷和国家发生的各种大事也是如数家珍,因为每隔几天就要出一份报纸,他们除了在最新几期报纸上添加有关科举的话题之外,干的唯一一件针对科举考生的事情就是把这三年来的报纸整理出来,做成了三本厚厚的集子,取名为《齐天周报·三年精华版》,摆明了就是给要参加科举的考生们准备的——

  根据礼部已退休的尚书老大人提供的试题集和他本人的访谈,姜国的科举试卷里必定会有一到两道题目考考生对时政的理解程度,剩下还有一般的题题干必定涉及三年来发生的国家大事——

  “晋江报社特地整理了这三年来的重大事件并汇编成《齐天周报·三年精华版》,这种仿佛把答案送到考生手里、只要看一看背一背科举两道大题就能拿下,买了就是赚了啊!这位郎君你要买一本吗?”

  要买一本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