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3 / 3)
但后续的情况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想,随着“大帅被俘”传出来的,还有另一个重磅传言——“大帅是女人”。
这个话题比大帅因战役失利被俘虏更具讨论性,毕竟胜败是兵家常事,但女人当将军就是古今奇闻了。以至于连陇右的街头巷尾,孩童都会唱“莫愁不是大元帅,无忧才是真英雄”。
这算好听的童谣了。陇右地处边关,环境艰苦,女人不得不和男人们一起做重活儿,所以女人当家属于常见。而且陇右军就刚刚出了名女将军罗悦香,极受拥戴。对陇右的百姓来说,殷莫愁如果是女人,那简直是女性之光。
但除了陇右这种边关之地,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一定这么看了。尤其是京城,代代传承熏陶出了世家们的教养,也腌制了一缸腐朽。
女人怎么能当将军?
军中都是男人,她不害臊吗?
一个女人这么贪恋权势,牝鸡司晨啊!
这不同于之前受到政敌的攻讦,无论是龙阳癖还是豢养“娈.童”,都只针对作为男人“殷莫愁”的污点。而且以世人对男性,尤其男性当权者之宽容,这种“小污点”更平添殷大帅的人情味和独具一格,对殷莫愁发号施令、制衡群臣一点影响也没有。
但殷莫愁的女性身份一旦公开,就不是“小污点”的问题了,她掌权的合法性首先会受到质疑,继而那些卑劣的人们将攻击她的“清誉”。
好在殷莫愁的身份是一件难以证明的事。
只要本人不承认,包括皇帝在内的人们依旧为其保守秘密,那么这个猜测就永远也证明不了。最多以后世人对殷大帅的形象评价就多一句“长得阴柔,像女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基于“无法证实”,李非大胆处置,同时间办了几件大事,将这个传闻定义为谣言,沸沸扬扬的形势勉强才压住。
这也令顾岩等人对他刮目相看,不在仅因王爷的身份尊重他,而将李非视为决策者。
但李非的头发一茬一茬地掉,他都怕等见到殷莫愁,自己成秃子咯,殷莫愁还能不能认出他。没办法,这些日子提心吊胆,食不知味,整晚翻来覆去,天微微亮时,人困得不行了,才眯一会儿。 ↑返回顶部↑
这个话题比大帅因战役失利被俘虏更具讨论性,毕竟胜败是兵家常事,但女人当将军就是古今奇闻了。以至于连陇右的街头巷尾,孩童都会唱“莫愁不是大元帅,无忧才是真英雄”。
这算好听的童谣了。陇右地处边关,环境艰苦,女人不得不和男人们一起做重活儿,所以女人当家属于常见。而且陇右军就刚刚出了名女将军罗悦香,极受拥戴。对陇右的百姓来说,殷莫愁如果是女人,那简直是女性之光。
但除了陇右这种边关之地,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一定这么看了。尤其是京城,代代传承熏陶出了世家们的教养,也腌制了一缸腐朽。
女人怎么能当将军?
军中都是男人,她不害臊吗?
一个女人这么贪恋权势,牝鸡司晨啊!
这不同于之前受到政敌的攻讦,无论是龙阳癖还是豢养“娈.童”,都只针对作为男人“殷莫愁”的污点。而且以世人对男性,尤其男性当权者之宽容,这种“小污点”更平添殷大帅的人情味和独具一格,对殷莫愁发号施令、制衡群臣一点影响也没有。
但殷莫愁的女性身份一旦公开,就不是“小污点”的问题了,她掌权的合法性首先会受到质疑,继而那些卑劣的人们将攻击她的“清誉”。
好在殷莫愁的身份是一件难以证明的事。
只要本人不承认,包括皇帝在内的人们依旧为其保守秘密,那么这个猜测就永远也证明不了。最多以后世人对殷大帅的形象评价就多一句“长得阴柔,像女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基于“无法证实”,李非大胆处置,同时间办了几件大事,将这个传闻定义为谣言,沸沸扬扬的形势勉强才压住。
这也令顾岩等人对他刮目相看,不在仅因王爷的身份尊重他,而将李非视为决策者。
但李非的头发一茬一茬地掉,他都怕等见到殷莫愁,自己成秃子咯,殷莫愁还能不能认出他。没办法,这些日子提心吊胆,食不知味,整晚翻来覆去,天微微亮时,人困得不行了,才眯一会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