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3)
可恶,孝庄怒火中烧,满达是她的亲侄子,这些年无论是世祖还是康熙,都明里暗里没少帮助他,现在大清朝有难了,他却不思回报,还只顾自己的微末利益,他眼里还有没有她这个姑姑,有没有皇上!
觉得愧对康熙,孝庄脸色很难看。
康熙怕她多想,伤到身体,赶紧道,“皇祖母稍安,这件事或许也不是他所愿,两个部族内讧,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孝庄知道康熙是在安慰她,心中感动的同时,却更恼恨满达了。他也是她的亲人,他怎么不像康熙一样替她想想呢。
康熙却继续道,“所以朕想御驾亲征,一是调停两部族的矛盾,让他们跟咱们一起抵御外敌,二,朕亲自去,举全国之力,各处官员必会全力以赴,这场战役的胜率绝对能提高三成!”
说到这里,康熙眉锋目冷,如出鞘的利剑一般,有种所向披靡之感。
孝庄看着如此出色的孙儿,老怀安慰,却也有很多顾虑。康熙自小在京城长大,却不知道蒙古的情况,那里地广人稀,噶尔丹若是跟朝廷正面迎战还好,若不是,这场战斗就会拖得时间非常长,现在大清后劲不足,很容易就会被拖垮。
而且那里的气候跟中原也有很多差别,她怕康熙去了会不适应。
其实孝庄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历史上,康熙第二次出征准噶尔,就差点病死在路上。
诸多考虑,孝庄觉得康熙这行,有很大风险。而就像那些朝臣担忧的,若是他御驾亲征都失败,形势绝对会危险至极。
“可朕不想将公主嫁于噶尔丹。”康熙握紧拳头,眼中隐约有血丝崩现。
孝庄明白,那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康熙不能去,她却能去!
她是满达的姑姑,更是大清朝的太皇太后,她去,必能说服满达,联合漠北,抵御噶尔丹。哪怕最后失败,也能为大清争夺一些时间。
康熙听她这么说,当即拒绝,毫无可转圜的余地。他都不舍得公主去,就更不舍得太皇太后去了。太皇太后为他操劳了一辈子,已经这么大年纪,正是该享福的时候,这时候让她去那里冒险,他就是不孝,他宁死!
太皇太后还想劝康熙两句,其实回科尔沁,也是她余生最后一个心愿,就算死在那片土地上,她也死得其所,更别说还为大清朝争取了时间。
↑返回顶部↑
觉得愧对康熙,孝庄脸色很难看。
康熙怕她多想,伤到身体,赶紧道,“皇祖母稍安,这件事或许也不是他所愿,两个部族内讧,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孝庄知道康熙是在安慰她,心中感动的同时,却更恼恨满达了。他也是她的亲人,他怎么不像康熙一样替她想想呢。
康熙却继续道,“所以朕想御驾亲征,一是调停两部族的矛盾,让他们跟咱们一起抵御外敌,二,朕亲自去,举全国之力,各处官员必会全力以赴,这场战役的胜率绝对能提高三成!”
说到这里,康熙眉锋目冷,如出鞘的利剑一般,有种所向披靡之感。
孝庄看着如此出色的孙儿,老怀安慰,却也有很多顾虑。康熙自小在京城长大,却不知道蒙古的情况,那里地广人稀,噶尔丹若是跟朝廷正面迎战还好,若不是,这场战斗就会拖得时间非常长,现在大清后劲不足,很容易就会被拖垮。
而且那里的气候跟中原也有很多差别,她怕康熙去了会不适应。
其实孝庄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历史上,康熙第二次出征准噶尔,就差点病死在路上。
诸多考虑,孝庄觉得康熙这行,有很大风险。而就像那些朝臣担忧的,若是他御驾亲征都失败,形势绝对会危险至极。
“可朕不想将公主嫁于噶尔丹。”康熙握紧拳头,眼中隐约有血丝崩现。
孝庄明白,那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康熙不能去,她却能去!
她是满达的姑姑,更是大清朝的太皇太后,她去,必能说服满达,联合漠北,抵御噶尔丹。哪怕最后失败,也能为大清争夺一些时间。
康熙听她这么说,当即拒绝,毫无可转圜的余地。他都不舍得公主去,就更不舍得太皇太后去了。太皇太后为他操劳了一辈子,已经这么大年纪,正是该享福的时候,这时候让她去那里冒险,他就是不孝,他宁死!
太皇太后还想劝康熙两句,其实回科尔沁,也是她余生最后一个心愿,就算死在那片土地上,她也死得其所,更别说还为大清朝争取了时间。
↑返回顶部↑